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诈骗手法不断迭代更新,广大人民群众应当引起高度警惕。12月20日上午,省公安厅通报了几类近期多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类型。
刷单返利类诈骗
犯罪分子在吸引受害人的手法上有了很多新方式,如有些犯罪分子会在短视频平台、朋友圈发布抽奖信息,受害者完成扫码抽奖即被通知“中奖”,但需完成各种刷单任务才可兑现礼品。
除此之外,受害者被骗的起因是收到了匿名快递,里面是笔记本、水杯等小礼品及印有涉诈App二维码的小卡片。因贪占小便宜的心理,受害者在收取礼品的同时扫码下载软件,做刷单任务从而被骗。
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如有兼职需求,请到正规招聘官网寻找。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有些群众因投资失败收益受损,遂在短视频平台或微信群、QQ群中发布相关信息,以期待获取更多关注。犯罪分子发现其经历后主动贴靠私聊,谎称自己也是因购买同一产品而亏损,博取受害人同情,拉近心理距离。随后,不法分子向受害人推荐虚假投资理财的App,引导其充值投资,受害人本想尽快弥补上次的亏损,却造成更大数额损失。再次提醒,切勿相信“有内幕、稳赚不赔”的理财、博彩等信息,防止掉入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圈套。
取消“百万保障”类诈骗
犯罪分子以官方客服人员身份,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受害人,声称受害人开通了微信中的“百万保障”、抖音“直播带货”等功能,如不取消则会逐月扣费,遂要求受害人将存款转入其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中,或诱导其开通共享屏幕实施诈骗。
在此提醒,如果接到自称客服电话帮助退订“百万保障”业务的信息,请切勿相信。反诈工作任重道远,希望广大群众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同时也请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全民反诈,人人有责,人人防范,人人参与,大家一起构筑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铜墙铁壁”。同时,借此机会,也提醒大家,如果接到预警劝阻短信或反诈专线96110,这意味着您或您的家人可能已经成为犯罪分子的诈骗对象。当公安机关要求见面核实情况时,请耐心听取劝阻,立即停止转账,反馈真实信息,保留相关证据,公安机关会最大限度地预防案件发生,最大力度地追缴涉诈资金,最大程度地挽回群众的财产损失。
本报记者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