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综合

枫桥之花绽放“水城”

——沁县公安局定昌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纪实

  上善水城,仙溪遍布。沁县系浊漳河源头,是名副其实的北方水城。近年来,沁县公安局定昌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探索创建“天网”+警民联防队伍、“老柴”+多元调解机制、“零距离”+微警务便民服务举措,大力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让枫桥之花绽放“水城”。

饮水思源守初心

  水滋养了沁县这方水土,更养成沁县人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的情怀。
  多年来,定昌派出所全体民辅警始终坚守为民情怀,以党建带队建,以党务促警务,把党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该所坚持每日交接班点名、早班会、周例会制度,把“一点两会”拓展成“点将台、练兵场、情报站”,不断提升工作质效。
  同时,该所延伸党建触角,创建“红色110”“红色青年岗”“红色先锋岗”等红色服务品牌,积极开展“三比”活动,引导党员民辅警“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用精准、高效的服务,实现党政认可、群众满意、警民和谐的工作目标。

坚韧似水护民安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该所全体民辅警始终秉持这种品质,牢固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意识,广泛组织动员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安防范,组建治安信息队、义务巡防队、水城义警三支队伍,形成全覆盖、无缝隙的巡逻防控网格。
  经过几年的发展,该所已吸纳企业安保力量、退伍军人等治安积极分子300余名,深入推进社会综合整治,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近两年来,治安信息队、义务巡防队、水城义警三支队伍共参与巡防60余次,开展法律知识宣传28次,协助警务人员处置各类警情30起,提供可疑线索8条,群防群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乘高决水促和谐

  水,无颜无色,无欲无求,堂堂正正。要做好矛调工作,就要牢记水的这一特质,做到不偏不倚,公正无私。
  近日,该所“老柴调解中心”调解员老柴为情绪激动的外省籍务工人员做调解,“作为打工人,我能充分理解你们的心情。”
  原来,前段时间,沁县旅游公路环北海建设路段工地因外省施工队与建设出包方发生劳资纠纷,导致外省籍几十名农民工滞留。有十几年调解经验的老柴立刻行动起来,经过十多次电话沟通和上门协调,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不怕矛盾发生,只怕调解无人。”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以来,定昌派出所构建起乡镇、社区、小区矛盾纠纷三级调解机制,坚持源头排查,就地化解。同时,聘请“四员五老”建立调解人员信息库,分类调解,提高调解成功率。通过“三级联动”和专职调解,形成小事不出区、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善治格局。两年来,辖区90%的矛盾纠纷得到解决,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刑转命”案件。

上善若水惠民生

  水润大地、利泽万物。水不仅造就了沁县的历史与荣光,更承载着这片土地的希望与梦想。
  定昌派出所全体民辅警奋力担当,善作善成,以久久为功的坚持、水滴石穿的韧劲,全心全意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
  随着互联网以及社交软件的不断发展,该所民警、驻村辅警进圈入群,将警务室“搬”到手机里,既是指尖警务,也是口袋警务,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咨询服务,办理一些简单的公安业务。
  该所以村组(街面)、行业类别、人员群体等为单位建立“公安+村居”多元共治微警务群20余个,群成员达1万余人。微警务群坚持每日向群众报告工作,推送禁毒、反诈等宣传提示,及时解答群众咨询。“公安+”多元共治微警务群打破时空限制,切实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
  定昌派出所持续深化“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深入推进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服务群众和参与基层治理的主责主业,努力实现辖区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让枫桥之花在“水城”越开越艳。

杨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20期

  • 第2023-12-19期

  • 第2023-12-18期

  • 第2023-12-15期

  • 第2023-12-14期

  • 第2023-12-13期

  • 第2023-12-12期

  • 第2023-12-11期

  • 第2023-12-08期

  • 第2023-12-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