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人民法院

冯军在阳城法院调研人民法庭时强调

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   本报讯(通讯员张沁萍)如何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基层法院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工作推进如何?带着这些问题,12月24日,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冯军在阳城县人民法院调研人民法庭工作。
      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冯军先后到郭峪古城法官工作室、北留法庭,现场看、当面听、直接问,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详细了解案件审理、诉源治理等情况。据了解,2005年,阳城法院在申明亭旧址设立了郭峪古城法官工作室,开创了晋城市诉源治理的先河。
      冯军指出,要让法官走进乡镇、村居,第一时间了解群众司法需求,与群众搭建起沟通互动的桥梁,有效实现司法服务向基层延伸,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发生,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看到法官将办理的案件以“一案一说法”的形式汇编成册,冯军表示,法官工作室要成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阵地,让人民群众愿意走进去、坐下来,在家长里短中,通过小案件、听进大道理。当得知每到旅游旺季,法官工作室便会派驻干警处理旅游纠纷,冯军指出,要顺应智慧法院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互联网+景区巡回审判”模式,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提升纠纷化解质效。
      在北留法庭,当了解到以北留法庭为代表的全市24家基层人民法庭全部实现了“民事诉讼当场立案,裁判文书立等可取,诉讼费用主动退还”,冯军给予了肯定。他强调,要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在审理案件时,用好旁听席,将法治课堂搬进庭审现场,让人民群众零距离接受法治教育,进一步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和实质化解。
      阳城法院针对审判执行过程中发现的苗头性、共性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变化解矛盾为提前预防。冯军仔细询问司法建议落实情况,他指出,司法建议是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落实“抓前端、治未病”的重要措施,要注重事前沟通、事后跟进,不断延伸审判职能,聚焦真问题,提出好意见,以能动司法促进社会治理工作更加高效。
      阳城法院相关人员汇报了工作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冯军不时回应,充分肯定成绩,与在场人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冯军要求,阳城法院要以荣获“全国优秀法院”这一荣誉为契机,不停步、不懈怠,当标杆、作表率,深入挖掘审判执行工作中的鲜活经验和有效做法,及时推出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典型和创新案例,为全省法院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打造“阳城样板”。
      调研过程中,冯军参观了皇城村党建馆,与全国人大代表、皇城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皇城相府集团董事长陈晓拴等,就基层党建和乡村产业振兴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对进一步做好司法服务保障工作提出要求。冯军强调,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把能动司法贯穿到审判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力助推共建共治共享,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司法正能量。
      晋城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政法委书记石云峰,晋城市委常委、阳城县委书记高喜全陪同调研。省人大代表郭学社、王三红,省政协委员申莉萍、潘波受邀参加。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25期

    • 第2023-12-22期

    • 第2023-12-21期

    • 第2023-12-20期

    • 第2023-12-19期

    • 第2023-12-18期

    • 第2023-12-15期

    • 第2023-12-14期

    • 第2023-12-13期

    • 第2023-12-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