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制度,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近年来,省司法厅注重搭建立法民意直通车,积极探索推进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建设。精心谋划严标准,为确保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厅党委专题研究通过《关于建立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的实施方案》,并同步配套制定《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面向公众发布《关于建立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的公告》。经过新闻媒体转载报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累计有210多个单位积极申报。省司法厅对申报单位严格把关,经过走访调查、研究论证,首批遴选确定50个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涉及全省11个设区的市,涵盖10大类行业(领域)。加强培训强素质,以提升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履职能力为重点,省级层面先后举办全省行政立法专题培训班、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行政立法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基层联系点负责人、人大常委会立法机关干部、政府各部门法规处负责人、高校法学专家等开展同堂培训;组织召开基层联系点工作座谈会,了解掌握各基层联系点运行情况,交流立法工作经验;建立行政立法实务部门与基层联系点共同组成的微信群,发布立法工作信息,加强工作互动。动态管理促提升,总结工作经验,建立基层联系点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现阶段立法重点及各基层联系点履职情况,调整退出6个,新增11个,注重吸收行业协会商会、市场经营主体加入,同时增加数字信息、制造业、新材料等相关领域,使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覆盖面更广、类型更多、针对性更强。
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省司法厅建立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制度以来,组织各基层联系点广泛通过收集基层干部群众立法项目建议、参与立法草案起草和审查、开展本地区本行业立法调研、参加相关立法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积极建言献策。据统计,各基层联系点先后参与了40余件立法项目的调研、审查、论证工作,共提出有效意见建议320余条,为提高行政立法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实效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山西省外来投资促进条例(草案)》立法审查过程中,基层联系点山西省广东商会联合8个驻晋商会广泛发动会员单位和相关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回复有效问卷170份,提出意见建议129条,准确分析了制约外来投资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工作举措、服务管理等因素,为制定好这部条例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山西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立法审查过程中,基层联系点太原市尖草坪区槐园社区居委会针对社区居民阅读需求,从加强阅读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不同群体的阅读保障工作、建设“社区书屋”等方面提出了不少有价值、可参考、实用管用的意见建议,在草案修改中被广泛采纳。
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一头连着行政立法部门,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是司法行政机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后,省司法厅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精神,在巩固提升基层联系点实效,拓展基层群众参与行政立法的广度和深度上采取更多硬实举措,使行政立法工作更接地气、更好地反映人民意愿。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修订行政立法基层联系点管理办法,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立法建议收集反馈、联络员队伍建设管理等制度机制。在拓展功能上下功夫,进一步拓展基层联系点的覆盖面,研究基层联系点全过程参与行政立法的有效方式,提供更广阔的建言献策平台。在发挥作用上下功夫,加大学习培训和工作交流力度,完善重要行政立法项目多方会商机制,提升队伍法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在强化保障上下功夫,加大经费支持,为基层联系点开展征求意见、普法宣传等活动提供保障,对参与度高、履职能力强的给予表彰奖励。
通讯员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