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旻)日前,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暨污染防治攻坚战誓师大会。会议要求,2024年,全系统要深入推进无废城市、气候投融资、碳监测、碳达峰四项试点建设,加快推进美丽太原建设实践,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3年,太原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为4.95,同比下降2.8%,为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PM2.5浓度41μg/m3,下降6.8%,改善幅度高于全省2.6%的平均水平。全市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均为优良水体,优良率连续两年达到100%,4个省考断面均达到考核要求。
会议要求,2024年,太原市要持续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推进四项试点建设,强化生态环境督察监管执法,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防范化解生态安全风险。
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启动太原市大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加强工业企业末端治理,持续强化面源污染治理,持续优化交通结构,推动老旧车辆淘汰和机动车新能源化升级,推进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持续加强科学研究和能力建设,提升依法治污能力。
全力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推进雨污合流制排水管网改造工作,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持续开展城乡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攻坚行动,加快汾河流域水质天眼系统建设。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建设用地和耕地安全利用,完成太原市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完成17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27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
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开工建设一批无废城市重点项目,深入开展工业固废堆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格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利用等全环节环境监管,统筹推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各类固废污染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