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副刊

夜行人

  到侯马出差,办完案子时,太阳早已落山。车到明姜,远远望去,太岳山脉巍峨高耸,山脚下的村落灯光星星点点,没有了白日的喧嚣,夜幕下的一切都变得静谧了起来,孤独的味道也就此弥漫。
  唐朝温庭筠有一首《商山行早》,其中的那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至今仍被传为经典,寥寥数物铺陈却勾勒出了夜行人的寂寞孤独。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这个村的孩子需要合并到邻村上学,其间相隔了五六里路,路上除了大块的农田还有一大片树林。冬天的早上出门上学,西边的月亮还高高挂着,脚下的路铺上了一层洁白的月光,森林深处有时候便传来猫头鹰的声音。穿梭在树林中的我们如同行军作战的游击队,心中不但不慌张,反而多了一丝丝自豪。
  读初中要到镇上上学,离家十二里,每两周回一次家。从家里步行到学校需要一个多小时,每次我们五点多就要起床。走到西边山坡上土地庙附近的时候,天还是一片漆黑,庙前的两棵老柏树影影绰绰,令人心惊胆寒,每次通过总是低着头匆匆走过,不敢多看一眼。到了学校的时候,摘下帽子一头汗水,一口气喝一大杯凉水才能缓过来。我们班一个女生更厉害,她家住在深山里的杏叶沟,只住着几户人家,几十里的山路上只有她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子摸黑走路,远远比我们要惊险得多。这么多年过去,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不过在大山里走了三年夜路的人应该不会很差。
  上班已是十年,走夜路的时候愈发少了。去年中秋的时候要回家,忙完手上的工作已是下午五点,匆匆忙忙就开车回河北老家。车刚过左权,一轮明月挂在了山头,太行山只剩了一道道黑影,层层叠叠,如同大海上的波浪,一层又一层涌向了远方。望着那轮月亮,我突然想起了苏轼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想起了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千百年来,这么一轮月亮寄托着无尽的相思,更照着急于归家的赶路人。车进村子的时候已是晚上九点多。原本想着到了家门口再打电话,没想到进了村没走几步,父亲就打着手电迎了出来。我还纳闷他怎么知道我们这个点到家,父亲说他看见村外河坝上的车灯照了过来,就知道是我们回来了。等了一天的外甥帮忙从车上拿东西,母亲张罗着炒菜做饭。夜行人,总有牵挂者。

庞瑞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4-25期

  • 第2024-04-24期

  • 第2024-04-23期

  • 第2024-04-22期

  • 第2024-04-19期

  • 第2024-04-18期

  • 第2024-04-17期

  • 第2024-04-16期

  • 第2024-04-15期

  • 第2024-04-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