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同,有一支隶属于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体能训练、技能提升,消防宣传、联勤联训,实地巡查、灭火演练……新入职队员正经历着人生的一次历练和蜕变,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森林消防员积蓄力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群森林“逆行者”的成长故事。
续宇杰,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最年轻的队员之一。几年前,刚走出校园的他,怀揣着对消防事业的崇敬与热爱,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这支英勇的队伍。
初入队伍,续宇杰便迅速适应了准军事化的生活节奏。当晨光还未洒满营房时,他已开始细心地整理内务。在细致入微的折叠与修整中,他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消防员所必需的严谨与自律。
体能训练是续宇杰面临的一大考验。从大学生到消防员,这一转变对他来说充满了挑战。然而在训练场上,他从未退缩。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站起,汗水浸透了训练服,但内心的火焰却愈发熊熊燃烧。一段时间后,他的进步显而易见,从最初的几十个俯卧撑到现在的轻松破百,从5公里的喘息到现在的10公里健步如飞,每一次的突破都是一次自我的超越。
在专业技能方面,续宇杰凭借不俗的天赋与坚持不懈的努力脱颖而出。他迅速掌握了各种消防设备的操作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火情判断和应急处置。在模拟火场的训练中,他沉着冷静,勇敢地与时间赛跑,与危险较量。
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使续宇杰逐渐领悟到了坚持的真谛。每当感到疲惫不堪、快要放弃的时候,他总会想起自己的初衷,以及那份对生命的无限敬畏和保护家园的崇高使命感。正是这些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我,实现了从青涩学子到合格消防员的蜕变。
在这条充满挑战与荣耀的道路上,续宇杰并不孤单。他想对一直支持他的家人说:“感谢你们对我的无私付出与深深关爱。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身处何方,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与挑战,我都会铭记在心——我有一个温暖的家,家里有我最深爱的人。”
本报记者雷敏
穿上森林草原消防队伍制服的那一刻起,武伟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成为一名优秀消防员的决心。武伟的消防情结还要从一次抗震救灾说起。
2022年9月15日,四川甘孜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武伟服役的部队迅速响应,直奔灾区心脏地带。在这里,他首次近距离目睹了消防员们的英勇身姿。那些身穿鲜明橙色制服的消防员,在灰暗的废墟中如同希望的灯塔,他们的每一次行动都牵动着生命的脉搏。每当武伟回忆起与消防队员们并肩作战的场景,特别是共同抬出伤员的那一刻,他深深被消防员们无私无畏的精神所触动。正是因为这次救援,让武伟萌生了当一名消防员的念头。
退伍后,武伟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入队后,消防员的责任和使命驱使他样样都冲在前面。体能训练,他总是比别人练的量多一倍,对技能训练不熟悉的科目,他也总是请教教官反复练习。很快,武伟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实现了体能和技能的迅速提升,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森林消防员。
当被问到为什么总这么拼时,他说:“因为父母为我付出很多,我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不辜负他们的期望。而作为一名消防员,只有变得更强,才能在灭火救援时,更好地保护自己。”
本报记者王辰龙
在加入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之前,王英杰长期守护着大兴安岭的茂密森林。其间,他曾参与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场重大火灾救援行动,七天七夜连续奋战在火场一线。在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以松子果腹,饮山沟清水,每天仅靠短暂的休息维持体力,用汗水和热血守护了这片珍贵的森林。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不仅让王英杰心潮澎湃,更坚定了他继续从事森林消防事业的决心。
来到森林草原专业队后,这位身经百战的“老森林消防”再次展现出他的价值。在日常训练中,他刻苦钻研,不断提升体能和技能,同时还以丰富的经验为其他队员提供指导和示范。
通过王英杰悉心传授灭火战术、安全规程和应急处置等核心知识,新队员们迅速融入团队,战斗技能也得到明显提升。在模拟火场训练中,他更是以身作则,边操作边讲解,让每位队员都能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和安全知识。
消防工作的压力和新队员面临的心理挑战,都在王英杰的关怀下得到化解。他不仅分享自己的救援经历,还耐心倾听队员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克服心理障碍,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作为一名资深消防员,王英杰对家人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愧疚:“为了工作,我往往忽略了家人的感受。未来的日子,我希望能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为消防事业贡献力量的同时,也为家人带去温暖和陪伴。”
本报记者雷敏
每当一天的高强度训练结束,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的仝旭总是急切地拨通怀孕妻子的电话,向她询问身体状况,只有在得知她一切安好后,才能放下悬着的心去休息。
当初,大同市公开招录森林草原消防队员时,对成为森林消防员满怀憧憬的仝旭却陷入了纠结。选择加入,意味着要暂时离开需要照顾的孕妻,选择放弃,则可能错过实现理想的机会。幸运的是,他的妻子善解人意,不仅鼓励他勇敢追求梦想,还保证自己会照顾好自己,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她温柔而坚定的话语,为仝旭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妻子的鼓励下,仝旭最终决定投身森林消防事业。
怀着自己的梦想、带着妻子的期望,仝旭一刻也不曾放松。每当训练遇到困难,他都会想起妻子的鼓励和即将出世的孩子,这些成为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后有默默支持他的妻子和即将降临的小生命。
当被问及想对家人说些什么时,仝旭的眼中闪过一丝柔情:“我会将内心的艰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与家人共同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王若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