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的一天,天镇县八墩村,两名70多岁的老人,紧紧拥着一名50多岁的大高个男子,动情地说:“太感谢‘大个儿’李全了,要不是你三番五次调解,我们30多年的恩怨也解不开。”
“大个儿”李全是大同市天镇县司法局张西河司法所司法协理员。他曾是军人,退役后,于2008年8月自主创业成立货运信息中心,吸纳21名退役军人再就业,帮助村民和退役军人购车跑运输致富。工作中,时常会遇到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当时他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一窍不通,不少退役军人和他一样吃过哑巴亏。于是,他下决心学习法律课程。通过努力,李全在2013年取得大学法律本科学历,于2016年创立天镇老兵调解室、天镇县金桥法律服务所。2016年至2018年,他先后多次参加省、市、县调解员培训,学习“枫桥经验”,掌握了一定调解技巧,先后为退役军人和群众调解道路交通、经济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200多件,成功率达95.5%。由于化解矛盾有招有式,并且善于化解疑难纠纷,2018年,他被天镇县司法局聘任为张西河乡人民调解员。
前面提到的两名老人间的故事,发生在新平堡镇八墩村,张某和尹某两家是邻居,尹某住在路东侧,张某住在路西侧。两处院落中间由32米的南北路隔开,属集体所有,路供东西两侧八户人家出行,已有几十年历史。但尹某和张某都说这条路是自家的,且争执不休,从40岁争到70岁,两家关系一直很紧张。
2023年8月,镇调委会接案后,指派司法所组织调解员调解。县司法局指派李全前去帮助人员短缺的新平堡司法所。其间,为说服两名老人,摆明事理,李全先后到县自然资源局、县人民法院调取了当年的土地历史资料和30年前的调解书,掌握了原有的历史记录。在征得尹某同意后,李全等人到张某与尹某的居住地对两家争执的路面长度、宽度等信息进行了定界测量。通过测量、定界,李全准确地掌握了两家纠纷的实际尺寸为1尺。
之后,李全4次前往双方当事人家中,与当事人拉家常,讲道理,讲解了古人“三尺巷”的故事,并为两人普法。经过耐心说服,两名老人深受感动,表示再不因此事产生纠纷。看到两名老人握手言和,李全脸上挂满灿烂的笑容。
李全在本案的调解中不以案件小而放弃,用执着的精神化解了30多年来两名老人的恩怨和心结,增进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支持,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群众纠纷无小事,人民调解促和谐。调解工作事多、事小、事杂,但李全始终用爱心、耐心,以真心、真情对待每一名当事人,倾听他们的诉求、理解他们的伤痛。同悲欢的背后,李全更是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为此,李全独创了“李全调解法”,即“六个有心”:有热心、有耐心、有公心、有爱心、有决心、有信心,扮演好普法员、梳理员、引导员和调解员的角色,做到普法到位、情感到位、角色到位、技巧到位和调解到位,有效推动纠纷成功调解。
李全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式”调解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将自己打造成为一名基层社会治理前沿阵地的排头兵,成功化解多起纠纷案例,在全县司法协理员队伍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2016年以来,李全累计免费提供法律咨询220多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93件,成功率达98.5%。义务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适应性培训授课10场530人次,免费为35名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民事案件,被天镇县司法局评为“先进工作者”。
2023年,李全被省人民调解协会授予“一级人民调解员”称号,同年被大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授予“最美退役军人”。
2024年1月,李全被天镇县司法局正式招录为张西河司法所司法协理员。
本报记者刘宏明 通讯员王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