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娘年轻时勤劳能干,承包了沁水县某村约7亩的耕地。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李大娘也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并补贴家用,她决定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2013年,一个春日的午后,李大娘将侄子大李、小李叫到身边,说道:“姑姑要外出打工,地总不能让荒着,我不在这些年,这几块地就交给你们兄弟二人打理,等我回来再自己种。”兄弟二人点头答应,承诺一定会用心耕种,不让这片土地荒废。于是,李大娘将3块耕地共4.8亩暂时交给了侄子。
转眼间10年过去,李大娘年岁渐长,思乡之情愈发浓厚,便萌生了回乡养老、重新耕地的想法。回到家乡后,李大娘向侄子小李提出了想要回耕地的想法。她本以为会顺理成章,却遭到了小李的拒绝。
“姑姑,您也知道,这些年我一直精心打理那块地,投入了不少心血和资金。现在突然要我放手,我……”“但那块地毕竟是我的,我只是暂时交给你管,现在我回来了,想把这块地重新拾掇起来。”“姑姑,你离家这些年,家里的事情我们也出了不少力。这地关系到我们的生计,你一回来就要回去,也不合适吧。”李家兄弟认为,这些年他们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资金在耕地上,使得土地的价值和产量都有了提升,家事上也帮了姑姑不少,自己理应继续耕种。几番沟通无果后,眼看着到了准备来年耕种的时间,李大娘便对其中的2块耕地进行耕耘。今年5月初,李大娘再次耕地播种玉米,却遭到小李的阻拦。
万般无奈下,李大娘只好报警解决,在当地派出所的调解下,总算播种完了这2块耕地。但当她准备去播种最后一块耕地时,侄子大李却告知她,自己已经将剩余的耕地播种了玉米。眼看着最后一块耕地被大李抢占,李大娘只好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也让姑侄之间的亲情蒙上了一层阴霾。
案件到了沁水县人民法院承办法官王建国手中,了解情况后,王建国认为,此案不仅仅关乎土地的归属,更是一场亲情的救赎。当前不仅要解决眼前的法律纠纷,更要努力修复这段受损的亲情纽带。于是,在开庭前,王建国运用赵树理调解工作法,通过“先戴帽、后和好”的方法进行耐心调解。其中,双方各执一词,李大娘讲述了自己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侄子的信任,而小李和大李则强调了自己对土地的实际贡献和投入。在充分了解了双方的情感诉求后,承办法官开始进行情感疏导。
王建国向双方说明,无论案件最终结果如何,家族的和睦与亲情的珍贵都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接着,他讲述了一些家庭和睦的感人故事,引导双方回忆往昔共度的美好时光,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亲情的渴望与珍惜。同时,耐心劝解双方,争吵只会让彼此的心越来越远,理解和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随后,王建国向双方详细解释了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关于土地承包经营的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双方都能在法律框架内理性思考问题。他引导双方认识到,法律的判决虽然具有权威性,但往往难以完全满足所有人的情感需求,因此,鼓励双方从实际出发,寻找一个既能维护各自利益,又能保持家族和谐的解决方案。
最终,在王建国的引导下,姑侄双方开始尝试放下成见,真诚协商。经过多轮讨论与调整,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小李、大李自愿将其占有李大娘的土地返还,已经播种的土地待秋收后给李大娘100斤玉米作为补偿,双方当场握手言和并签署了调解协议。同时,为了保证调解协议能够顺利履行,王建国还在协议上特别加上了违约条款,如小李、大李未能遵照协议履行,另外每人支付给李大娘500元。通过约定违约金,积极督促兄弟二人自动履行义务,助力赔偿按时兑现。至此,这起4亩地引发的姑侄纠纷圆满解决。
本报记者曹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