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群众的防骗意识大大提高,但各种诈骗手法仍然层出不穷。近日,原平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通过架设“手机口”实施的诈骗案件,为群众敲响了警钟。
“手机口”是一种简易“GOIP”设备,其原理是使用两部手机通过音频线、数据线,连接或者同时打开扬声器,一部手机通过网络软件接通境外诈骗分子,另一部本地手机拨打不特定受害人电话进行语音中转,使受害人来电显示的是本地手机号码而非境外号码,从而实现人机分离,对境外不法来电进行伪装。
2023年2月,张大(化名)在浏览视频时看到有人发布“想赚钱的来,详情私聊”的视频后,为了获取利益,便添加了对方的QQ号,并在对方的指引下与张二(化名)开始从事“无线手机口”拨打诈骗电话的违法犯罪活动。
2023年2月至7月,张大和张二同时使用两部手机,其中一部手机添加诈骗分子的QQ号接听QQ语音电话,另一部手机拨打诈骗分子提供的手机号码,在免提状态下让诈骗分子与被害人通话实施诈骗,上线后按小时通过支付宝口令红包为其结算获利。
经查,张大所用手机号涉案一起,被害人被骗1万元。张二所用手机号涉案一起,被害人被骗1万元。其间,张大、张二按照诈骗分子发送给他们的视频、图片等诈骗信息,使用手机给诈骗分子提供的手机号发送涉诈短信,以此获利。经对二人的收款记录查询得知,二人收取诈骗分子支付宝口令红包非法获利24611.78元。
原平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大、张二主观上明知其上线所实施的行为是电信网络诈骗,仍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持续为上线提供帮助。由此可知,二被告人与上线诈骗分子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协作关系,其行为属于整个诈骗链条上的固定环节。二被告人的行为导致两名被害人分别被骗取1万元,数额较大,应当以诈骗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该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张大、张二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法官说法
近些年,随着断卡行动和反电诈宣传活动的纵深开展,群众对“00”“+”等前缀的境外来电警惕性大幅提高,境外诈骗分子“谋生”的空间持续限缩。但与此同时,诈骗分子的骗术和话术也在持续翻新,逃避侦查手段的隐蔽性和技术性也越来越强,本案的“手机口”诈骗,就是这样一种新型的诈骗方式。在“手机口”诈骗活动中,参与作案的大多是年轻人及在校学生,他们贪图所谓的高薪报酬,从而落入诈骗陷阱。在此提醒广大群众,不要轻信“本地来电”,要擦亮双眼明辨真假,不能贪图蝇头小利,出借、出租、出售手机卡及银行卡,更不能协助境外诈骗分子架设“手机口”,沦为诈骗分子的工具人。
通讯员李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