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全国法治(制)媒体海南采访行

三亚市推出“十个一”机制

织牢“护苗”网 呵护“少年的你”

  • 三亚市吉阳区组织学生到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   “小海(化名),今天我们带来个新朋友。”近日,海南省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范启鹏、刑庭法官助理彭磊来到帮扶对象小海的家中走访。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范启鹏邀请了一名心理咨询师同往,希望通过聊天的方式评估小海的心理健康状态。
      原来,因误交损友不慎走上犯罪道路的小海被法院判决缓刑。此后,小海一度沉默寡言、消极厌学。在帮扶法官范启鹏的不断鼓励下,小海内心逐渐发生变化。
      小海的转变,是三亚市深入推进“护苗”工作的生动缩影。不抛弃、不放弃,全力挽救每一个迷途少年,是“护苗”专项行动的初心。

    创新“十个一”机制,高位推动“护苗”专项行动

      “我们把‘护苗’专项行动作为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列为平安建设考核重要内容和全市督查督办重点事项。”三亚市委政法委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三亚坚持高位推进、突出重点,紧密结合地方实际,科学谋划、大胆探索,创造性地提出“十个一”“护苗”工作机制。
      “十个一”工作机制包含建立工作团队、制定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指引、配备法治副校长、组建志愿者服务队、推动育苗学校建设、开展“护苗”宣传活动和优秀评比等方面。
      三亚市委政法委统筹指导全市“护苗”专项行动,三亚市妇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等分别牵头开展“家庭防护”行动、“教育防护”行动、“社会防护”行动及“司法防护”行动,积极营造安全有序、震慑违法犯罪的法治环境。
      海南省首个未成年人安全保护联盟空间在三亚市海棠区揭牌成立并运行;成立三亚市家庭教育协会;挂牌150个社区家长学校,创建154个儿童之家;聘任175位法治副校长,实现全市中小学全覆盖;在学校周边设立“护学岗”;组建办案检察官、公安干警“1+1”矫治小组;成立由律师、心理咨询师、妇联干部等人员组成的“护苗”志愿服务队,目前规模达到300余人,并不断增长……
      随着一项项制度机制的不断完善,推动着一件件务实举措深入开展,三亚“护苗”工作进入快车道。

    深化“四访五帮”,照亮迷途少年“返航路”

      “我要再继续努力,争取改掉这些坏习惯。”这是三亚育苗学校学生小马(化名)日记本上的一句话。在老师和教官的帮助下,他的学习生活逐渐走上正轨。
      如何做好帮教工作,三亚为此打造了集义务教育、矫治教育于一体的全寄宿制公办专门学校——三亚育苗学校。自2023年6月揭牌以来,该校已累计为160多名迷途少年照亮返航路。
      这些孩子转变的背后,是三亚以“十个一”工作机制为引领,坚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深入推进针对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帮扶的“四访五帮”工作,用更精准、专业、规范的服务,为他们提供有温度的社会化保护。
      三亚将符合纳入“四访五帮”的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信息及时录入海南省群防群治综合管控平台“护苗”专项板块,并实时分流至教育、妇联、民政、司法等成员单位,成立帮教小队,及时、准确开展帮教工作。
      “今年上半年,已有39名学生退出帮扶。”三亚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各部门协作参与的方式,目前已形成全社会共同助力迷途少年向阳而生的良好局面。

    打造“鹿城护苗”品牌,强化普法宣传教育

      “鹿城护苗”德法教育宣传活动是三亚重点打造的特色“护苗”宣传品牌之一。与以往不同的是,该项活动更加注重对涉未成年人案事件进行“加工”,通过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以“鹿”字命名的“护苗”品牌还有“鹿鸣工作室”,是三亚市城郊人民检察院创设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该工作室成立以来,率先在海南省向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制发《督促监护令》,办理了海南省首例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撤销监护权案件和全省首例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支持起诉案,先后被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这里实在太有趣了,不仅玩了游戏,还学到了法律知识。”近日,三亚市某小学学生小芳(化名)第一次来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感触良多。
      “法治教育基地是三亚市法治教育的重要创新举措,填补了三亚市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和有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教育矫治的空白。”据该基地负责人介绍,专业的司法社工还在基地内驻点办公,对涉案未成年人起到社会调查、考察帮教、家庭教育指导等作用。
      在三亚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鹿鸣工作室”“鹿城护苗”德法教育宣传活动等特色品牌活动的带动下,三亚各级各相关部门广泛开展宣传宣讲活动,积极营造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良好宣传氛围。
      三亚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三亚将持续深化“十个一”工作机制,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深入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打击防范性侵未成年人专项行动,提升“四访五帮”成效,夯实“六类”包保帮扶,加强专门教育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推动三亚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更安全广阔的天空。

    本报记者兰锋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9-11期

    • 第2024-09-10期

    • 第2024-09-09期

    • 第2024-09-06期

    • 第2024-09-05期

    • 第2024-09-04期

    • 第2024-09-03期

    • 第2024-09-02期

    • 第2024-08-30期

    • 第2024-08-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