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东阿县与黄河结缘,也因黄河而精彩。11月13日,“黄河流域九省区法治媒体大型全媒行进式报道(山东段)”采访团在东阿黄河河务局了解到,自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以来,在聊城黄河河务局的组织推动下,东阿县不断探索推进行政执法机关与司法机关协同配合工作模式,凝聚多方力量守护黄河安澜。
高位共促 夯实协作之基
黄河东阿段临黄堤长57公里,辖区有12处险工、12处控导、8座浮桥,虽然点多面广,但东阿黄河水政监察人员与黄河派出所民警的日常巡查工作却丝毫没有松懈,共同巡查的背影为黄河东阿段增添了生动注脚。
“我们必须全面宣贯落实、创新治河实践,在保护黄河法治建设中展现新作为、见到新气象、实现新突破。”在一次治黄工作会上,东阿黄河河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侯仰山提出新的工作要求。
号令一出,动若风发。该局副局长、水政监察大队队长尹燕亮迅速组织人员开展工作,最终形成了“提档升级‘三室’(水政公安联合调度指挥室、联勤联动办公室、调查询问工作室),提升协作水平”方案。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为高标准建设联合办公平台,水政监察大队与黄河派出所民警组成考察团队,先后赴济南、东营等地考察,进一步拓宽了建设视野和思路。
理念共赢 构建联动平台
“崔所长,我建议专门设立一间水政公安联合办公室,以方便日常沟通和紧急情况处理。”“对,面对面办公才能更好协调交流。”……在水政公安工作平台提升改造期间,水政监察大队原负责人张继凯与黄河派出所所长崔毅时常交流。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根据公安系统要求,装配了各项工作器材。”采访团一行走进水政公安联合办公室,水政监察大队负责人李海清指着已完工的调查询问室介绍道。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创意到谋划,从效果图到施工图,从点到线到面到立体,历经多次修改完善、切磋打磨,一座全新联动办公平台的投入使用,让各部门之间协作守护水域安全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体系共融 提升执法效能
当采访团一行步入新建设的水政公安联合调度指挥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智慧大屏,其融合了以重要堤顶道路与上堤路口为主的公安“天网工程”,和以险工控导等重要工程为主的黄河沿线视频监控,实现双平台同巡检,形成了闭环式视频监控区域网,极大提高了每日视频巡查效率与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出能力。“这就是水政监察‘千里眼’,有了它,各类水事违法行为‘无处藏身’!”李海清笑着说。
从联合调度指挥室出来,迎面是最新打造的联勤联动“复合型”办公室。在这里,水政监察人员与黄河派出所民警面对面办公,随时随地沟通。
“通过‘三室’创建,开创性融合水政与公安两部门业务工作,搭建互联互通新平台,达到‘重点区域监控全覆盖、联勤联动办公有保障、调查询问办案规范化’,提升了东阿黄河水行政执法工作效能。”尹燕亮说。
东阿黄河河务局与黄河派出所联合锻造办公“硬平台”,淬炼水政监察铁军,磨砺联勤联动利剑,守护东阿平安、黄河安澜。
品牌共创 打造“双强聊法”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聊城黄河河务局作为黄河聊城段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一直践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依托2021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东阿县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张道强和黄河保护法立法参与者赵强的法治影响力,创新打造“双强聊法”普法品牌。
“‘双强聊法’主要采取普法微视频的形式向公众进行普法宣传,包括‘道强说法’和‘赵强讲法’两个子品牌。”该品牌在设计之初就注重结合黄河保护治理实际,突出宣传黄河保护治理系列法律法规及行业管理等法律知识。其中“道强说法”重点选取在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多发频发的水事违法行为,制作普法宣传短视频,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赵强讲法”宣传解读黄河保护法的立法意义,宣传普及黄河保护法。
近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关于通报表扬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的通知》,聊城黄河河务局荣获通报表扬。
本报记者邢晓瑞 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