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魏巍)12月4日上午,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六场新闻发布会,长治市有关负责人介绍情况。
长治市是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近年来,长治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抢抓与北京对口合作机遇,突出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振兴升级主攻方向,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
着力向“新”转,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以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长治市设立产业转型发展基金,一体推进政、产、学、研、金、介、用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加快构建一流产业生态。新兴产业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出台了支持LED、医药、汽车等产业配套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半导体光电、光伏、现代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信创、低空经济、氢能等未来产业。
着力向“长”转,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近年来,长治市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重点打造10条产业链,确立23家“链主”企业和36家“链核”企业,不断补链、延链、建链、强链,推动“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的链式集群发展。
着力向“绿”转,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长治市打造绿色产业,制定了高于欧盟标准的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对焦化、钢铁等八大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深度治理,切实减少污染排放。发展绿色能源,从潞城仁和独立储能项目投运,到屯留建成国内首座电网级飞轮储能调频电站,再到襄垣“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项目的加快实施,正在建设现代化能源供应体系,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能源产业投资完成57.5亿元,增长48.8%。
着力向“智”转,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成立了数字经济协会,加快建设算力智算中心、智能产业园,还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不断拓展和开放数字应用场景。聚焦信创产业发展,抢抓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发展机遇,引进培育10多家信创企业,初步形成了从国产化芯片、硬盘、主板生产到系统集成、软件适配、整机制造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