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蕴深厚的山西文旅火爆“出圈”。为了让广大游客更好地体验三晋美景、了解三晋文化,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执法、服务“两手抓”,以看得见的行动守护文旅市场环境健康有序。
“智慧监管”促发展
“导游是否具备资质?”“旅行社是否存在不合理低价游?”2024年中秋、国庆假期,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在我省各大景区开展专项检查,科学监管成为确保游客享受安全旅行、获得优质服务的重要举措。
着眼“智慧监管”,省文旅厅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三项制度”,监督指导各级执法机构将全部案件录入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并在“信用山西”等平台公示执法信息。同时,健全举报投诉工作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既要执法有力,又要监管有情。2024年,我省共办理首违免罚案件38件、轻微免罚案件28件,免罚金额16.1万元……一个个数据背后,是执法理念的悄然转变——力度与温度并存,呵护市场主体在规范中成长,在秩序中壮大。
持续严查铲“毒瘤”
2024年岁末,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人员走进娱乐场,认真排查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毒瘤”,为我省整治未成年人文化市场乱象工作再添生动注脚。
2024年,我省各级文化综合市场执法人员持续严查网吧、KTV、电竞酒店等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重拳打击不具备资质的“黑旅行社”,针对假借研学游、夏令营之名侵害青少年权益的行为严查严处,全年共办结相关案件157起。
除了娱乐场所和旅行社鱼龙混杂外,个别农村演出市场也存在种种不规范。为此,相关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果断利剑出鞘,通过摸排线索、突击检查,及时查处涉低俗内容案件和违规组织未成年人演出案件,取得一定成效。
不光如此,我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还积极将普法融入执法检查全过程,通过制作普法宣传片、组织普法活动进校园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跨部门高效联动
众人拾柴火焰高。推动我省文化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实践中,跨部门的高效联动必不可少。
2024年国庆,省文旅厅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成立9个督导组,“一对一”包市督导。“我们不仅盯着景区,也关注‘看不见’的地方。”参与督导的工作人员介绍,不少违规行为往往发生在游客的行程链条上,比如未备案的旅行社、虚假宣传的网络推广等,这些都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合作,形成监管闭环。
针对如火如荼的演出市场,省文旅厅也摸索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并会同省委宣传部、网信办等召开了7次营业性演出活动管理厅际协作会议,针对46场演出进行会商研判,确保每一场演出都能安全、有序进行。
此外,在打击跨境赌博、扫黄打非、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我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也与相关单位密切合作,共同筑牢市场安全防线。
“补钙”“加餐”强队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为培养更多优秀执法人员,有力推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省文旅厅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承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运行机制培训,并组织全省执法人员“补钙”“加餐”。
通过一波波的学习培训,不少执法人员表示,不仅意识到执法不单是检查和处罚,更深入地了解了市场的运作模式,学会了精准识别风险点,明显感觉到自身的综合素质迈上了新的台阶。
为了给学员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机会,省文旅厅一边积极开展全省集中办案活动,一边持续深化对口交流协作。不断与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在执法文书制作、旅游市场执法联动、师资队伍共享、案卷评查等方面加大协作力度,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本报记者高洁 实习记者王艺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