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打击违法犯罪最前沿的8年里,你可曾后悔?”
“从未!”
“未来,你是否考虑换一个岗位?”
“没有!”
面对记者提问,侯丽丽回答得肯定干脆。
初见侯丽丽,这位大同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警务技术三级主管,长发乌黑、眼睛水灵、皮肤白净,笑容略显羞涩,让记者很难将这个文静秀气的“90后”吕梁女娃与法医联系到一起。
心怀热爱 勇往直前
2017年,侯丽丽加入大同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毅然选择了法医这一让不少人望而却步的岗位。她笑着告诉记者:“很多人因为心理或生理上的不适放弃了法医岗位,但当我通过不懈努力还原事件真相,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回报群众的期待和信任的时候,我深深觉得,做好法医工作就是我的使命!”
自那年起,侯丽丽便和尸体打起了交道。她认真分析作案过程、推断死因、死亡时间和凶器,不分昼夜、不论风雨,总能迅速赶到案发现场,圆满完成任务。于她而言,“法医”既是心之所向的热爱,更是一生无悔的选择。“因为热爱,所以奔赴。”她说。
2022年2月,有群众报警称,发现公路上有人疑因交通事故死亡。侯丽丽接到指令后,马上赶到场开展勘查。当时车流量大、遗留物证少,她仔细勘验研究,发现并提取到重要物证,及时确定了该案并非交通事故,而是他杀抛尸。
“作为与死者‘对话’的维权者,寻迹追踪的‘侦查员’,这起案件不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法医在案件定性中的重要作用,更让我对职业充满敬畏。”多年来,侯丽丽专业、沉稳地应对着每一起案件的挑战。
无惧挑战 矢志不渝
女孩到了适婚年龄,家人总会操心挂念。“那时候家里会安排一些相亲,但隔行如隔山,我总能感受到一些人对法医工作存在误解。”侯丽丽无奈地说。
2020年,侯丽丽做了母亲。双警家庭的忙碌,让她和爱人都无法常伴孩子左右。一次深夜,孩子突发高烧,母亲慌忙打电话给侯丽丽。可彼时,侯丽丽在出现场,虽心急如焚,却也只能让母亲先照料孩子,自己则继续全身心投入到勘验工作中。
等任务结束赶回家后,看着疲惫的母亲抱着孩子睡着的场景,“那时,第一次有了想换岗的念头。”侯丽丽眼中满是愧疚,“可第二天,当我看到年近六旬的师父依旧毫不犹豫冲锋在勘验一线时,我又重新振作起来。我知道,无论多难,我也要坚持!”
漆黑的山林、阴冷的墓地、潮湿的河岸……法医需要面对的环境总是充满挑战。“在户外,取水取电还不算难题。寒冬用冻僵的双手触碰冰冷的尸体、酷暑在严密的防护服下被汗水浸透,这都是法医的常态。”纵使如此,她也会全神贯注,让每个生物检材完成最后的“陈述”。
“为生者权,为死者言”。多年来,侯丽丽奔波在重特大案件勘查的第一现场,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复杂的环境、腐烂的尸体、刺鼻的气味中寻找真相,在一次次与死者的“对话”中为多起要案找到重要证据,成为大同公安队伍里的刑事技术多面手。2024年,侯丽丽被授于“山西省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同事们对她评价最多的就是——吃苦耐劳、坚韧不拔!
本报记者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