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朔州市平鲁区陶村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社会资源,合力推进婚姻家庭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工作,在一宗宗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总结出温情调解“四步曲”工作法,即耐心析案情、多元解纠纷、破局明分歧、温情化争议,用法、理、情主动解纷止争,努力做到实质性化解每一起矛盾纠纷,以法治温情维护社会稳定。
“太感谢你们了,孩子上学终于有着落了!”近日,一起婚姻家庭纠纷在温情调解“四步曲”工作法的助力下,得到了妥善化解。
耐心析案情
耐心倾听当事人的倾诉,了解案情经过和双方诉求,才能做到去伪存真,对症下药。
前不久,陶村乡人民调解委员会收到一份调解申请书。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以前是夫妻,婚后育有一子,2018年3月9日,双方协议离婚,本来约定孩子随父亲生活,把户口登记在父亲名下。但当时孩子年龄小,一直随母亲共同生活。如今,孩子面临升学问题,孩子母亲希望变更孩子抚养权和户主姓名,但一直协商未果,孩子母亲提出调解申请。
调解员第一时间找来孩子母亲了解事情原委,并安抚当事人情绪。但在调解员与孩子父亲电话沟通调解事宜时,孩子父亲当即回绝,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孩子马上就要上学了,手续还没办妥,这可咋办……”孩子母亲伤心地哭着。调解员赶紧安慰:“放心,我们一定会想出办法。”
多元解纠纷
加强部门联动,依托各级平台,统筹村委会、法院、公安、司法局、法律顾问等各方力量,凝聚调解工作合力,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安抚好孩子母亲后,调解员随即走访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村委会了解案情后,派多名村干部、网格员联系孩子父亲,经过耐心细致的沟通,了解到孩子父亲性格内向,不愿意和陌生人接触,担心说错话会给自己惹麻烦。于是,调解员转变思路,从他身边的人找突破口,最后找来孩子父亲的发小。
这位发小表示:“孩子父亲一直担心变更孩子抚养权后,儿子会随母姓,因此一直不同意变更孩子抚养权。”
破局明分歧
如何打破调解僵局?在了解当事人双方情况后,要抓住双方的共同期盼,引导双方靠近彼此立场。
调解员找到矛盾的焦点后,便多次去找被申请人沟通交谈,通过一个星期的面对面交谈,终于打开孩子父亲的心扉。
“孩子母亲主要是担心孩子在学校需要提交各种证件,尤其是孩子的户口簿如果不能及时变更,会影响孩子正常上学。另一方面,孩子母亲明确表示绝不会改变孩子的姓氏,绝对尊重孩子的意愿。”调解员把申请人的想法告诉孩子父亲,同时引导他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家庭观。
温情化争议
调解过程中,坚持情、理、法互动,用真情化解心结,站在双方当事人的角度,充分考虑双方的处境和难处,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维护弱势方的合法权益。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耐心劝说,孩子父亲最终理解了孩子母亲的做法,也逐渐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答应调解。
最终,在调解员的见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他们表示,今后将多为孩子考虑,尽好为人父母的责任。
为防止发生意外,一星期后,双方在调解员的帮助下到法院对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一起长达半年之久的婚姻家庭纠纷得以解决。
本报记者兰锋 通讯员叶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