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署今在山西省霍州市城内东大街,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州级衙门,也是现存建立时间最早的地方署衙。
霍州署始建于隋唐,原是隋代中郎将宋老生的军中幕府,后为尉迟恭的帅府行辕。元代曾为国王御巡行宫。后因年久失修,倾圮荒芜,曾屡经修葺。现存的州署大堂为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建造,比北京故宫建成的时间早115年。
霍州署经清代顺治、乾隆年间两次较大规模的扩建增修,占地面积达到了3.85万平方米。署以间计,在宅门以内,大小七十余楹。霍州署具有很高的观赏、研究、保护价值,同时以其特有的政治、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海内外游客。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霍州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霍州署与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河南内乡县衙联合,开辟了中国古代四大官衙旅游专线。
据清道光五年版《直隶霍州志》记载:州署前有东、西、中三坊。大门一座,门之上有谯楼。楼东为土地祠,为吏目署。西为囹圄(即监狱)。由大门而入仪门,为大堂。堂前甬道,恭设戒石亭,亭东西列各书吏房。东上南向,为酂阳侯祠。祠东侧有官厅,堂之西为库。入门为二堂。左翼为客座,右翼为签押房,皆有帘。二堂之西,书室三所,其后有古马神庙,前为陈公祠。二堂后即内宅,东西翼为内书房。
州署前临街而立的东、西、中三座州前坊,现今只剩有坐北向南的中牌坊了。中门楣顶面南题有“古霍名郡”,面北题有“保障三城”。三城是指清代直隶霍州,一州辖三县,即霍州管辖霍邑、赵城、灵石。牌坊两边的侧门上,左门上端题“平理”,意为评断是非,秉公办事。右门上端题“保厘”,意为治理有方,地方安定。牌坊正面所题的“古霍名郡”,不仅是说霍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更强调霍州山川秀美,人杰地灵。霍州自古到今为河东屏障,晋南要隘,中镇重镇,山西名郡。
州前牌坊往北35米,便是谯楼。此谯楼高大挺拔、气势雄伟。谯楼用青砖砌成。门洞上方额匾题有“拱辰”二字。“拱辰”出自《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说,执政者如能以德治国,教化百姓,就会像北极星一样,泰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而使群星环绕在自己的周围,其政权就会长治久安。
穿过谯楼大门,便来到丹墀。丹墀因古代宫殿阶台以涂饰丹漆而得名,实际就是州署仪门前的广场,占地面积比一般州署丹墀的面积几乎要大一倍。后来此地除了迎接皇谕圣旨,迎送达官贵人,或举行重要典礼仪式外,还是知州与当地百姓逢年过节闹社火的场地。
山西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
《山西法治报》社宣
胡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