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孩子好动频频被卡 家长须时刻绷紧安全弦

  在五彩斑斓的童年里,孩子们总以无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触摸着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然而,这份纯真与活泼,有时也伴随着意想不到的小插曲。连日来,我省接连发生多起儿童被卡事件,再次给家长们敲响安全警钟。
  3月17日,祁县一名5岁男童在玩耍手电筒时,不慎将手指卡进了手电筒铁片的孔隙中。接到报警后,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祁县大队消防救援人员迅速到场,利用专业剪切工具,顺利将男童的手指从铁片中取出。
  同一天,寿阳县一名女童在家中玩耍时,手指被卡入了筷子筒的孔隙中。当地消防救援人员到场后发现,筷子筒的材质坚硬,缝隙狭窄,直接拉扯可能会对女童的手指造成二次伤害。经过仔细观察,消防救援人员决定采用小型工具进行切割、扩张。经过10分钟的紧张救援,筷子筒被成功切开,所幸女童的手指安然无恙。
  3月18日,忻州市忻府区发生一起儿童被困事件,一男童下体被玩具夹住。忻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忻府区大队消防救援人员到场后,发现夹住男童下体的是一辆塑料玩具车,随即利用螺丝刀小心翼翼地将玩具车进行拆卸,成功为男童解困。

温馨提示

  这几起事件虽然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置,但背后反映出的儿童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对此,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救援人员表示:“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孩子们被卡的部位也是五花八门,家长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记者通过搜索发现,网上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孩子们有被卡手、卡脚的,也有被卡头或者其他部位的。江苏省镇江市的一个女孩,两个月不到就被卡住两次。
  孩子们天生好动,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但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作为家长,不仅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动态,更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学会识别并远离潜在的危险源。记者了解到,门缝、栏杆、水管、自行车、健身器材、儿童玩具、有孔洞或栅栏的凳椅等都是容易发生被卡事件的地方,家长们一定要特别注意,时刻看管好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被卡。
  一旦发现孩子被卡,首先要保持冷静,先安抚孩子情绪,避免让其不断挣扎、扭动,从而造成被卡部位发生肿胀、充血,更不要强行拉扯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可以尝试使用润滑剂、冷水浸泡等方法帮助取出被卡部位。如果发现不能自己解决,应及时拨打119电话进行求助或就近前往消防救援站寻求专业救援。

本报记者樊永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4期

  • 第2025-03-21期

  • 第2025-03-20期

  • 第2025-03-19期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7期

  • 第2025-03-14期

  • 第2025-03-13期

  • 第2025-03-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