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铁脚板”丈量民情 “智慧脑”精准施策

——太原市迎泽区破解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新密码”

  

开栏语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作为集中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回应人民群众诉求,着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首席”窗口和“首选”阵地,如今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充分展示我省各地近年来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过程中的扎实举措、务实作风、创新手段,真正推动综治中心日益实体化、实战化、实效化,我报今日起开设“聚焦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专栏,全方位介绍我省相关典型经验,以及基层呈现出的崭新风貌,全力助推全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质升级、作用凸显。

  在太原市迎泽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简称“综治中心”),一场涉及90余名职工的欠薪纠纷调解会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法官、仲裁员、调解员与部门相关工作负责人围坐一堂,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过去要跑七八个部门,现在‘一站式’解决,效率太高了!”职工代表张某感慨道。这样的场景,正是太原市迎泽区以“多元共治”破题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也是区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生动注脚。
  作为我省基层治理改革的“试验田”,迎泽区综治中心功能进一步完善升级,通过制度创新、资源整合、科技赋能与服务下沉,构建起以“政治引领为抓手、网格管理为基础、资源整合为主线、五元解纷为途径、科技赋能为支撑”的综治“迎泽模式”。自2019年底至今,该中心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2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超90%,成为全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标杆样本。

制度筑基:从“碎片化”到“体系化”的治理升级

  作为太原中心城区,迎泽区人口密集、社情复杂,基层治理面临矛盾纠纷“主体多元化、诉求复杂化”的新挑战。2019年底,该区率先成立我省首家“一站式”解纷平台——迎泽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迈出规范化建设的第一步。此后几年间,迎泽区紧扣顶层设计,推动中心三次迭代升级:结合工作实际需要,中心陆续整合区检察院、区司法局、迎泽公安分局等部门资源,引进14家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推动区法院庙前人民法庭、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区信访服务中心整体进驻,卫健、人社、教育、住建、城管等部门定期入驻,其他部门及法学会等群团组织通过轮驻或随驻等多种方式开展工作,并在运行磨合中逐步实现力量整合、功能聚合、服务融合……
  “规范化不是简单的物理整合,而是治理逻辑的重构。”迎泽区综治中心主任郭瑞蕊介绍道,中心建立“四级调处网络”与“1+1+N”网格管理模式,明确区、街镇、社区、网格四级权责清单,形成“简单纠纷就地化解、复杂矛盾中心兜底”的分层过滤机制。
  在徐某波、王某军等98名农民工讨薪案中,迎泽区综治中心充分了解矛盾纠纷的起因、争议焦点及解决问题的难点,并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认识到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应得到保障,工人们也体谅公司目前经营困难,愿意让步。在多方努力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经人民法庭司法确认。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迎泽区综治中心在制度创新和资源整合方面的成效,通过“调裁审”一体化工作机制,高效化解了集体性劳资纠纷。

创新破局:“五元解纷”柔性治理纾困

  在迎泽区综治中心大厅,综合接待、调解受理、劳动仲裁、诉调对接、检察服务、法律服务等8个功能窗口有序运转。这里汇聚法官、检察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形成“人民调解优先、司法保障断后”的递进式解纷链条。
  走进中心二楼的调解区域,记者注意到墙上的“五元解纷”机制展板格外醒目。“五元解纷”机制是迎泽区的创新内核:纠纷来源、主体、形式、保障、效果全面多元。
  无论是网格排查的“小矛盾”,还是跨部门联调的“硬骨头”,均通过“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实现闭环管理。数据显示,2024年该中心通过“调裁审”一体化机制化解矛盾2910起,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这里不是机构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充分的融合,让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郭瑞蕊总结道。从某健康管理公司社保纠纷的4天速调,到98名农民工讨薪案的“调裁审”一体化化解,迎泽区用实践证明:当“一站式”平台成为矛盾终点站,当“五元解纷”织密公平正义网,基层治理便能实现从“灭火”到“防火”的质变。
  近年来,经过迎泽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调解的案子不仅数量多,质量也很高。由最高检、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的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典型案例,省检察院发布的依法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专项活动典型案例,省高院、省人社厅、省总工会联合发布的12起“劳动争议”典型案例等,都有中心各单位努力用心调解的影子。

服务下沉: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

  规范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在网格。迎泽区将全域划分为853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员,扎根群众,开展矛盾排查化解、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网格员既是“流动探头”,也是“服务管家”。
  面对迎泽区综治实战指挥平台,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治安巡查重点部位、事件处置进度等数据。“现在网格排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真正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迎泽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举例说,一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引发纠纷,网格员上报后,中心联动住建、司法、社区当天到场,促成多方签订协议。“多网合一、一网通办”的治理格局,让群众感受到“服务就在身边”。
  在矛盾纠纷化解的实践中,网格员在日常巡查时经常能发现矛盾的苗头,及时上报至综治中心。综治中心迅速启动调解程序,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协调处理。这一过程中,网格员不仅发挥了信息收集的作用,还积极参与到调解工作中,为最终成功化解纠纷提供了有力支持。
  基层治理现代化,既需“铁脚板”丈量民情,也需“智慧脑”精准施策。迎泽区综治中心以规范化建设为锚点,用“一盘棋”整合资源、“一条链”闭环处置、“一张网”智慧管理,让“枫桥经验”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在这里,群众的反馈就是衡量治理成效最直观的标尺。
  在太原市迎泽区,一扇门内解千结的故事仍在继续。这里没有宏大的口号,有的是一场场高效的调解,每一组下降的数据、每一张满意的笑脸,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最好的治理,永远是让问题止步于源头。

本报记者李青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27期

  • 第2025-03-26期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4期

  • 第2025-03-21期

  • 第2025-03-20期

  • 第2025-03-19期

  • 第2025-03-18期

  • 第2025-03-17期

  • 第2025-03-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