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狄红生 通讯员陈纪君 任育瑶)“清退6户违规占用公租房家庭,看似一件小事,却是提升公租房循环利用效能的实在之举,‘数字检察’激活了公租房监管的‘智慧监督’。”侯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表示。
公共租赁住房属于政府保障性住房,为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提供经济实惠的居住选择。2024年8月下旬,侯马市检察院通过调取该市公租房现居住人员名单,与所有居住人员的不动产登记情况进行碰撞比对,在380户承租家庭信息中,重点筛选出25户承租家庭在该市拥有不动产的线索,可能存在违规占用公租房的情形,随即决定立案调查。在深入解读《侯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明确了不同类型保障对象需满足的配租条件后,检察官又进一步核实承租家庭居住信息,重点筛选出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大于18平方米的10户承租家庭,确定其存在违规占用公租房的情形。
2025年1月,该院向住建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职,全面核查已配租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的收入、房屋变化情况,终止不再符合配租条件的保障对象的住房保障资格,规范公共租赁住房管理秩序,让公共租赁住房真正成为困难群众的“公平房”“暖心房”。
收到检察建议书后,住建部门立即开展行动,对涉及的租户逐一深入调查,对确实存在违规占用公租房情形的6户家庭予以清退,其余4户家庭分别因房屋拆迁、承租人离婚及其他因素保留居住资格。此外,该部门表示,还将进一步探索优化创新公租房管理服务体系,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加强动态核查力度,推动建立“定期筛查+随机抽查+群众举报”的常态化监管模式,开展全面比对和即时监测,实现公租房精细化、精准化、可控化的智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