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大铁法院剧本围读让理论学习“活起来”

  本报讯(通讯员郭云芳)为创新法治文化学习形式,进一步提升法院青年干警的法治思维和人文素养,近日,大同铁路运输法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话剧《茶馆》第二幕剧本围读活动。此次活动以“专业力·人文力·创新力”为内核,于戏剧情境中探寻法治精神,开启了一场文学经典与法治精神的深度对话。
  活动伊始,主持人以“茶馆即社会”的独特视角切入,指出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经典文本的立体解读,培育法律人“专业力奠基、人文力润心、创新力破局”的复合型素养。待青年干警抽签确定角色后,围坐在一起,打破了日常工作中的严肃与拘谨,以一种轻松、开放的姿态参与到围读活动中。
  随着《茶馆》的台词在耳畔响起,干警们分别沉浸在“王掌柜”“常四爷”“刘麻子”等角色中,生动还原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深度体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茶馆众生相。在一小时的沉浸式围读中,纸页翻动声与抑扬顿挫的诵读声此起彼伏。当演绎到巡警敲诈等经典桥段时,参与者不约而同加重语气,将旧时代法治失序的状况演绎得淋漓尽致。
  围读结束后,一场关于法治精神的热烈讨论随即展开。青年干警结合角色的命运遭际,深入挖掘《茶馆》背后的法治内涵,聚焦“茶馆契约纠纷”“人口买卖乱象”等剧情冲突,结合现代法治精神展开思辨,既有对历史情境的法理剖析,也有对当代法治建设的现实观照。讨论中迸发的“法治温度”“程序正义的茶馆镜像”等创新观点,为经典文学作品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注解。
  这次《茶馆》分角色剧本围读活动,突破了传统学习模式的局限,青年干警表示,专业视角帮助大家解构文本中的法律关系,人文情怀促使体察世道人心,而创新思维则打开了传统文本的现代解读维度,在思想的碰撞中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责任担当。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31期

  • 第2025-03-28期

  • 第2025-03-27期

  • 第2025-03-26期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4期

  • 第2025-03-21期

  • 第2025-03-20期

  • 第2025-03-19期

  • 第2025-03-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