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挽救帮教有温度 犯罪预防有深度

——襄汾县检察院以“三个防”为抓手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近年来,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工作日趋深入,之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事发后“亡羊补牢”的做法正在被摒弃。如何让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工作呈现出“理念在前,行动优先,联动为上,保护合力”的良好态势,成为检察机关亟待破解的新课题。临汾市襄汾县人民检察院以落实“三个防”为抓手,即一防涉未成年人救助案件处置拖沓,二防涉未成年人保护共性问题久拖不决,三防涉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流于形式,坚持“打击犯罪有力度、挽救帮教有温度、犯罪预防有深度”,惩防并举,为全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强检察保障。

救助快一拍
防止处置拖沓

  “未成年人作为受害者,较之成年人影响更大,伤害更深。对此,我们既要发挥司法救助的优势,敢于救助,还要善于动员其他社会单位参与救助,这样形成的合力才是持久的、可靠的、稳定的。”襄汾县检察院检察长权建威对记者说道。
  襄汾县检察院精心培育创建了“平阳·丁香花开”未检品牌,组建专业未成年人检察团队,注重开展综合救助,联合妇联、民政、心理咨询师建立“司法救助+生活帮扶+心理干预”立体救助体系,帮助未成年人尽快走出创伤阴影。
  前不久,襄汾县检察院会同县妇联处理了一起交通肇事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被救助人丁某盼,2006年4月出生,系一起交通肇事案被害当事人。2013年12月27日,丁某盼乘坐母亲驾驶的电动车,在襄陵镇某路段被田某亮驾驶的一辆东风自卸车碰撞,致使丁某盼受伤。经鉴定,田某亮负事故主要责任,丁某盼伤情构成肢体3级残疾。襄汾县人民法院判决田某亮在交强险外需赔偿36万余元,经法院强制执行8万元,其余赔偿款未给予丁某盼。丁某盼的父母分别于2013年和2017年因病去世,之后丁某盼同姥姥、姥爷一同生活,其姥爷为肢体二级残疾,姥姥也年迈多病,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
  在收到县妇联移送的司法救助线索后,该院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该院审查认为,丁某盼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且系农村地区孤儿,属于检察机关司法救助的重点对象,决定实行优先救助,发放救助金2万元。同时协调当地相关部门落实了丁某盼的孤儿生活补助,为其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近期,襄汾县检察院在开展救助回访中,了解到丁某盼各项救助政策均落实到位,一家人的生活有了较大改观。

矫治先一步
防范积重难返

  “谈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大家往往头头是道。但对于检察机关来说,不仅要弄清楚源头,更关注如何对症下药。”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权建威坚持标本兼治。
  襄汾县检察院秉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对涉罪未成年人坚持“宽容但不纵容”,建立“社会调查——精准评估——分类矫治”工作链条,与临汾市尧都区合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扎实有效的社会调查,全面了解涉罪未成年人成长背景、犯罪成因,联合专业社工制定“一人一方案”帮教计划。此外,该院在襄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挂牌成立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签署《共建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合作协议》,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电工、护理等技能培训。近年来,该院先后对6名主观恶性小、有悔罪表现的涉罪未成年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开展精准帮教6次,利用观护帮教基地帮助2人实现就业或重返校园。
  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家庭监护缺位问题,襄汾县检察院与县妇联联合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共同出台《关于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工作方案》,聘请12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一线老师等担任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师,推出“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组合措施,对涉案未成年人的家庭制定“一对一”个性化教育指导方案,定期开展家庭教育集中指导,借助亲职教育、亲子互动等方式修复亲子家庭关系。截至目前,该院共向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发出督促监护令28份,开展集中家庭教育指导6次。

宣传新一点
谨防流于形式

  “检察官在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完全可以打破之前的说教方式,利用自身优势,突出创新手段,讲出属于检察机关的普法特色,真正让未成年人从中受益。”关于基层检察机关在校园普法中的新定位,权建威信心满满。
  襄汾县检察院以“法治教育从源头抓起”为导向,构建“校园+法治教育基地+网络”三维普法体系,组建法治副校长团队,由检察长带头,员额检察官全体参与,共担任13所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截至目前,已进校开展法治宣讲60余次,覆盖师生3000余人。该院在县图书馆建立了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打造了集法治教育、文化体验、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平台,累计开展阅读分享9次,法治教育6次,沉浸式体验活动3次。该院还利用“两微一端”平台积极投放涉未成年人普法知识和短剧,打造“指尖上的普法矩阵”,原创普法短剧《守护花开》荣获临汾市第七届普法微视频类二等奖。
  在案件办理中,该院还注重“以案促治”,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宾馆民宿接纳未成年人、校园安全防范薄弱、学校周边店铺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等问题,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8份,实现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到系统防控的递进式治理。  

本报记者杨锐 狄红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5-14期

  • 第2025-05-13期

  • 第2025-05-12期

  • 第2025-05-09期

  • 第2025-05-08期

  • 第2025-05-07期

  • 第2025-04-30期

  • 第2025-04-29期

  • 第2025-04-28期

  • 第2025-04-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