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化解借贷纠纷 处理邻里矛盾

——神池法院巧用“多元解纷”实现案结事了

  今年以来,神池县人民法院深耕多元解纷机制,通过邀请多方力量参与调解、组建专业调解团队等方式,将矛盾化解在诉前、止于萌芽,既高效解决了金融借贷等涉法纠纷,也妥善处理了邻里摩擦等“家务事”,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近日,一起持续近4年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在多方努力下圆满化解。2021年4月,侯某、王某在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某支行贷款17万元,由杨某某提供担保。贷款到期后,侯某、王某二人以生意亏损为由拒不还款,银行无奈诉至法院。承办法官审查后发现案件事实清晰、具备调解基础,遂邀请县委办雷光、政府办魏彩琴、县人大代表杨简铭、县政协委员申春光、张志刚担任特邀调解员,共同参与调解。
  调解员凭借丰富的基层经验和对群众心理的精准把握,从情理法多角度释惑,引导双方权衡利弊、互谅互让。最终,银行与侯某、王某、杨某某达成一致:三被告一年内偿还17万元本金及按合同约定计算的利息、罚息、复利。双方当场签订调解协议,一场旷日持久的借贷纠纷就此画上句号。
  类似这样通过调解高效化解矛盾的案例,在神池法院“夕阳红”调解室同样屡见不鲜。该院去年专门聘用3位兼具司法经验与群众工作经验的退休科级干部,成立“夕阳红”调解室,聚焦民事纠纷调解和当事人查找工作,成为化解“鸡毛蒜皮”纠纷的重要力量。
  据了解,“夕阳红”调解室会将立案庭分配的案件按交通肇事、离婚纠纷、民间借贷、邻里不和、土地纠纷等类型分类梳理,由调解员结合自身优势自选案件。通过研究案情、上门走访、摸底询问等方式,60%以上的案件都能成功调解,最终实现不开庭、撤案,达到了化解矛盾的效果,原、被告握手言和。从金融借贷的“钱袋子”纠纷,到邻里相处的“芝麻事”,神池法院用多元解纷的巧办法,解开了一个民生心结。

通讯员陈伟 刘文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14期

  • 第2025-07-11期

  • 第2025-07-10期

  • 第2025-07-09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7期

  • 第2025-07-04期

  • 第2025-07-03期

  • 第2025-07-02期

  • 第2025-07-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