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一张身份证里的法治温度

  7月9日上午,壶关县公安局百尺派出所户籍室内,一名七旬老人紧攥着皱巴巴的户口簿,面露难色。原来,老人因身份证即将过期,独自办证成了心头难事。民警一句“老人家,慢慢说”,开启了这场温情的“全程代办”。
  得知老人独居且儿子在外务工的情况后,值班民警立即启动便民服务程序,将老人扶至便民椅休息,并仔细帮其整理好所需材料。在信息采集环节,民警耐心细致,拍照时半蹲调整老人衣领,确保照片符合规范;录入信息后,特意在回执单上清晰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告知老人:“身份证办好后直接邮寄到家,不用您再跑一趟。”
  业务办理完毕,民警了解到老人需步行数里回家的情况后,当即表示护送。途中,民警边倾听老人讲述家常,边提醒其注意居家安全:“您一个人在家,用火用电要当心,晚上锁好门窗。有事随时打电话,民警随叫随到!”车至老人家院门口,老人紧紧握住民警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一次普通的户籍办理,延伸为一次暖心的护送与安全叮嘱。那串留在回执单上的电话号码,更成为独居老人心中一份安心的法治守护。
  百尺派出所民警的举动,是壶关公安深化便民服务、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宗旨的生动缩影。一张小小的身份证,承载着人民警察对群众急难愁盼的深切回应,传递着法在身边、情暖人心的法治温度。

本报记者杨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16期

  • 第2025-07-15期

  • 第2025-07-14期

  • 第2025-07-11期

  • 第2025-07-10期

  • 第2025-07-09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7期

  • 第2025-07-04期

  • 第2025-07-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