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得是检察院呀,不然这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给我们。”近日,一名司机在拿到企业拖欠的工资后感慨道。
某运输有限公司主营道路货物运输,雇用乔某某等20名司机从事运输工作。由于该公司资金链断裂,2024年8月起至12月,拖欠上述20名司机工资及各项奖金共计31万余元。今年3月14日,乔某某等20人向人社部门申请监督,劳动监察部门向某运输有限公司发出《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但该公司支付意愿较弱,未得到妥善处理。市人社部门依据与高平市检察院建立的定期信息沟通机制,将案件线索移送检察机关。
3月18日,高平市检察院受理此案,并迅速与人社部门组成联合办案组。在调查中了解到,该公司对二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和未付工资的事实无争议,但因企业经营状况较差,无法足额支付,现在企业处于“回暖”关键期,希望可以放宽给付期限。根据这一情况,联合办案组评估认为,该案有望通过和解让司机们尽快拿到劳动报酬,有利于企业行稳致远,更有利于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减轻双方诉累,实现“检察护企”和“检护民生”的双重社会效果。
检察机关组织司机代表、某运输公司、人社部门等有关人员召开联席会议。和解初期,双方和解意愿不强烈。办案组兵分两路分别做思想工作,一方面晓之以理,告知该公司工资款和奖金是司机们的应得报酬,若拒绝支付将面临更为严厉的惩戒,得不偿失;另一方面动之以情,积极引导司机们换位思考,告知他们公司目前所处的困境,阐明达成和解是最快拿到工资款的最优方式。经过反复释法说理,积极引导,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司机代表表示理解企业难处,愿意协助做好未到场司机的思想工作,该公司也愿意分两期足额支付工资款和奖金。3月19日,某运输有限公司先行发放10万元,并保证剩余工资尽快发放。
为确保和解协议切实履行、欠付款项支付到位,高平市检察院数次跟进督促某运输有限公司支付剩余款项,近日,某运输有限公司将剩余20余万元款项支付到位,20名司机出具工资结清证明。
本报记者郭志平 通讯员荆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