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电视连续剧《于成龙》的热播,于成龙成为清廉执法的代表人物。去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于公案》,描述了于成龙在任职期间神机断案的故事。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演绎的《于公案》在民间也广为流传。许多人以为这些文艺作品的主人公是同一个人物,其实是两个人,一个是山西吕梁人,一个是辽宁盖州人,而且同在康熙朝为官。
山西的于成龙(公元1617年—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出生在山西永宁州(今吕梁市方山县)。出仕前,苦读“四书”“五经”,勤学为政精要。出仕后,怀着“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信念,在23年的仕途生涯中,跨越广西、湖北、福建、直隶、两江等地,从七品知县到封疆大吏,勤政爱民,勇于担当,取得非凡成就,深受百姓爱戴。逝世后,被追赠太子太保,赐谥“清端”,康熙盛赞为“古今廉吏第一”。有《于清端政书》传世。
于成龙的政绩,随着电视剧的播出广为人知,自不待言。在广西罗城任知县时,一个市侩冯汝棠,聘请秀才钱万青为女儿冯婉姑讲课读书,天长日久,两人便私订终身,并得到了两家认可。城中恶少吕豹变垂涎婉姑美貌,给冯家送去了巨额聘礼,冯汝棠便贪财悔婚,转将女儿许配给吕家。强行迎娶途中,婉姑冲出轿子,用剪刀刺伤吕的咽喉,随之到县衙自首。吕豹变亦诉至县衙。于成龙经过审理后,略做思考,便写下:“月明三五,堪谐夙世之欢。花烛一双,永缔百年之好。冯汝棠贪富嫌贫,弃良即丑,利欲熏其良知,女儿竟为奇货,须知令甲无私,本宜惩究,姑念缇萦泣请,暂免杖笞。吕豹变刁滑纨绔,市井淫徒,破人骨肉,败人伉俪,其情可诛,其罪难赦,应予杖责,儆彼冥顽。”判词言简意赅,文采飞扬,生动形象,既谴责了冯汝棠的悔婚行为,又惩罚了吕豹变的违法行为,保护了冯婉姑的自愿婚约。
清初湖北黄州一带盗贼横行,抢劫杀人,无恶不作,官府苦无良策。于成龙到任后,扮作农夫客商,微服私访,发现府衙捕役与盗贼勾结,沆瀣一气。于成龙经过周密策划,获得了盗贼名册,立即逮捕8名罪犯,除保释2人外,将其余6人和捕快全部活埋,在木牌上书:“黄州府知府于成龙瘗盗处。”于公被当地群众称为“于活埋”。其他盗贼闻之丧魂落魄,再也不敢在当地作案了。
康熙17年(公元1678年),于成龙升任福建按察使,官居正三品,掌管一省司法和驿传。赴闽前,命人买了许多萝卜放在船上。船夫讥笑:“贱物耳,何多为?”他坦然答道:“吾沿途供馔赖此矣。”康熙20年(公元1681年),官拜两江总督,来到富庶之地,仍然“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老百姓称他为“于青菜”。
于成龙属于大器晚成型,44岁才考取贡生,到广西罗城任职。前大半生是在家乡度过的。现留有故居,在方山县北武当镇来堡村,共有三处宅院,皆为清代建筑,现已辟为纪念馆。在吕梁市离石区安国寺内,还有于成龙读书的窑洞,松柏青青,流水潺潺,风景优美,于公就是在这里静心读书六载考上贡生,现已被当地政府建成廉政教育基地,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辽宁的于成龙(公元1638年—1700年),汉军镶红旗人,字振甲,号如山。出生在辽宁盖州,比山西的于成龙小21岁,是谓小于成龙。11岁时举家迁居北京通州,因八旗子弟不用参加科举考试,16岁学习满文,弱冠之年进入国子监,康熙7年(公元1668年)荫生授乐亭县令,开始长达33年的宦海生涯。历任通州知州、江宁知府、安徽按察使、直隶巡抚、河道总督等职。他同样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深得当地群众爱戴。逝世后,直隶一带流传很多关于小于成龙的破案故事,后人著有评书《于公案》,加之民间艺人传播,在京津冀名声很大。
小于成龙先后两任乐亭县令,治理滦河,多有善政,宦绩斐然。康熙8年(公元1669年),于成龙因罪囚脱逃降级调用,乐亭顾明亮等人到京师景山上书,请求于公复任乐亭县令。吏部不准,并将顾明亮等人发配尚阳堡。乐亭群众不服,王尔正等人再次向皇帝乞求,吏部仍不准,也将王尔正等人发配尚阳堡。康熙知道后问道:为何百姓甘冒流放之险,乞求知县复官?便命直隶巡抚金世德核实。金巡抚调查后列出于公17条善政。康熙遂下旨于成龙重新出任乐亭县令。于公慨叹:“天下有贪官无刁民,民之刁皆官致之。官言民刁,即非良吏。”前些年,唐山评剧团推出新编历史剧《乐亭县令》,讲述于公担任县令时整治水患、改善民生的事迹。
小于成龙逝世后,随父葬于北京石景山区杨庄村。“文化大革命”期间,墓地破坏严重,石刻全部被毁,1969年拓展杨庄大街时,坟墓被夷为平地。1995年修建楼房时,施工中出土了于成龙墓志铭,对研究于公的生平事迹具有重要价值。山西的于成龙和辽宁的于成龙同在一朝为官,且都做过直隶巡抚。《清史稿》记载:“同时两于成龙,先后汲引,并以清操特邀帝眷,时论称之。”直隶民谣亦有:“前于后于,百姓安居。”更为有趣的是,大于成龙曾推荐过小于成龙,可谓惺惺相惜。康熙21年(公元1682年),直隶巡抚于成龙升任两江总督,向朝廷推荐通州知州小于成龙,皇帝恩准,擢拔为江宁知府。刑部尚书魏象枢巡察通州时,小于成龙向其辞行,魏尚书赠诗:“冰清玉洁两于公,名姓相同志亦同。”大于成龙去世时,身边没有子女亲人,小于成龙便主持料理后事,不遗余力。两人情谊一时传为佳话,令后人仰慕不已。
任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