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三晋大地的“志愿红”与“火焰蓝”交相辉映。当青春热情遇上责任担当,奏响的是一曲守护万家灯火的安全乐章。近期,山西消防的“志愿红”与“火焰蓝”一起,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带着专业知识和满腔热情,将安全理念播撒到千家万户,为基层消防安全筑起一道“青春防线”。
专业培训
学出“安全明白人”
“提起灭火器,记住‘提、拔、握、压’四字诀……”近日,在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蒲县大队培训室里,大学生志愿者跟着消防员学习使用灭火器。宣传员结合近期火灾案例,用数据说话:“今年上半年全国发生电气故障火灾14万起,占火灾起数的25.4%,大家宣传时要重点讲清预防电气火灾的重要性。”
在晋城市消防救援支队陵川大队的培训现场,志愿者在消防员指导下,尝试穿戴全套灭火战斗服,厚重的装备让志愿者们汗如雨下:“消防员穿着这身装备冲锋火场,太不容易了。”
为了让志愿者真正学懂弄通,合格上岗,这样的沉浸式培训在全省遍地开花。“理论授课+技能实操”的模式,也让志愿者在掌握消防技能的同时更深刻理解了消防员的使命担当。
走村入户
知识“唠”进心坎里
经过系统培训的志愿者们带着专业知识和满腔热情,深入基层开展消防宣传。晋中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发区大队宣传人员联合晋中新青年高校志愿者走进晋中学院,通过知识讲解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为留校师生们送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必修课。
在晋城市泽州县水西社区,志愿者发现楼道停满电动自行车,还有从天而降的“飞线”,于是立即找到消防实验视频,播放给现场群众。视频中,私拉电线短路瞬间火花四溅,围观居民惊呼连连。“这比说教管用多了。”物业工作人员看后也竖起大拇指。志愿者随即向群众科普了应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指定区域,充电时间不宜过长等安全知识。
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孝义大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留义社区,清理楼道杂物,消除火灾隐患。清理过程中,志愿者采取“排查、告知、清理、教育”四步工作法,对需立即清除的易燃物,发现后立即清理,需业主认领的物品,存放在集中区,在业主认领时接受宣传教育后进行领取,确保整治工作规范有序。这一模式既提升了基层消防治理效能,又强化了居民安全防范意识,为强化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了实践经验。
发挥特长
消防宣传“潮”起来
志愿者们充分发挥特长,给消防宣传带来新活力。“恭喜答对!消防小熊送给你!”朔州市怀仁市展览馆前,大学生志愿者设计的“隐患找茬”游戏摊位排起长队。群众指着图片找错,“电动自行车进电梯、插排超负荷……原来我家存在这么多隐患。”现场还有火场逃生体验,逼真效果让参与者直冒冷汗。积极参与游戏互动,并答对消防问题的群众,可以获得消防主题文创奖品。
借社区消防安全主题月开展的本次活动中,朔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宣传员和大学生志愿者还为群众发放了消防安全书籍、家庭防火宣传单等,并面对面讲解了用火用电用气安全、电动自行车规范充电、“三清三关”等知识。
暑期,山西的旅游景点又火爆了起来。平遥古城城隍庙前,大学生志愿者们化身“安全导游”,将编成顺口溜的消防知识讲给游客听。“古建筑里莫吸烟,香炉烛台要看严,安全出口记心间……”游客们笑着跟读,还用手机记录下这别开生面的“安全课堂”。
用年轻的声音传播安全,用青春的力量持续护航,这是全省大学生消防志愿者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本报记者李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