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让英烈故事始终被传颂

洪洞县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补齐红色遗址保护短板

  本报讯(记者王旻 通讯员刘奇文 郭军艺)“没想到啊,如今还有人记挂着这些,把这儿修缮得这么好。多亏了咱们检察院,让这些老地方能继续给后人‘讲故事’……”近日,洪洞县人民检察院在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跟进监督现场,见到了原上村退伍老兵和陈赓指挥部旧址的老文保员。
  近期,洪洞县检察院聚焦红色遗址和散葬烈士墓保护方面存在的短板,在开展公益诉讼监督时发现,官雀战役陈赓指挥部旧址等红色遗址,由于年久失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部分散葬烈士墓等零散军人烈士纪念设施遭到耕地侵占,或者缺乏有效保护。该院迅速与文旅部门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沟通协调,开展线索排查及推进工作。
  检察官们化身“红色遗产守护员”,累计走访革命遗址、英烈纪念设施30余处,通过实地勘查、无人机航拍、调取档案等方式,建立起涵盖27处重点保护单位的“问题台账”,精准研判公益保护整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矛盾点和风险点。随后,该院迅速开展立案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针对红色遗址内原居住群众不愿搬离、散葬烈士墓周边耕种农户不愿退出英烈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耕地的情况,邀请行政机关代表、人大代表和人民监督员参加公开听证会,凝聚保护共识。该院还召开现场协调会,由检察官对红色遗址原住户和散葬烈士墓周边耕种农户耐心地释法说理。同时,建议行政机关对涉案革命遗址和英烈纪念设施依法及时开展修缮保护工作,并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形成辖区内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合力,全面开展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洪洞县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文旅部门严格按照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推进陈赓指挥部旧址的抢救性保护措施。截至目前,陈赓指挥部旧址保护修缮工程已投入资金100万元。针对文保单位存在的墙体悬挂电缆及违章搭建等问题,已完成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和清除。该院与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线索共享机制,推动11处散葬烈士墓的修复和管理,设立保护标识6处,督促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配备管护人员15人,切实守护英烈纪念设施的庄严与肃穆,传承英烈精神。
  烽火岁月虽已远去,但革命遗迹依然留存。洪洞县检察院以法律为坚实后盾,通过实地勘查、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推动职能部门联动修缮保护,确保枪痕弹迹不再被岁月侵蚀,让英烈故事始终被铭记传颂,用检察力量为革命遗迹和英烈精神筑牢“防护网”,让这些“活教材”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06期

  • 第2025-08-05期

  • 第2025-08-04期

  • 第2025-08-01期

  • 第2025-07-31期

  • 第2025-07-30期

  • 第2025-07-29期

  • 第2025-07-28期

  • 第2025-07-25期

  • 第2025-07-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