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行政执法更规范、更高效、更精准地服务企业发展?近日,平陆县司法局以“行政执法监督护航企业发展”为主题,奏响护企“三重奏”,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让法治春风浸润企业发展沃土。
车间调研
开出执法服务“对症方”
“咱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过行政执法方面的难题吗?对执法部门的工作有什么建议?”7月31日,在山西中农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平陆县副县长郭晓军一边察看生产线运转情况,一边向企业负责人问道。
当天,郭晓军带领司法局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入企先锋队”,深入该企业生产一线。队员们穿梭在机器设备之间,与工人进行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进度、经营状况,重点收集企业在面对行政执法时的“急难愁盼”。“有时候不同部门的检查时间比较集中,多少会影响生产安排。”企业负责人直言不讳地道出困扰。
“您反映的问题我们记下了,后续会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检查统筹。”郭晓军认真回应。调研团队通过这种“车间走访+现场交流”的模式,像“解剖麻雀”一样,把企业的诉求一条条梳理出来,为后续优化执法方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座谈共商
拿出政企协同“破题策”
“目前咱们企业在发展中,对执法频次、方式、质效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在一场座谈会上,主持人的话音刚落,企业代表们就打开了话匣子。
“希望执法能更柔性一些,多指导少处罚。”“对于一些新政策,希望能有更精准的解读和培训。”……这场座谈会汇聚了制造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10余家企业的负责人。大家围绕行政执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畅所欲言。
郭晓军认真倾听着每一条建议,不时低头记录。他强调:“在后续工作中,我们要以坚决态度打造涉企执法新生态,以精准举措优化执法服务新效能,以长效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新格局,让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中安心发展。”
“这次座谈会开得很及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部门为企业解难题的诚意。”会后,一名企业负责人感慨道。专项行动用务实举措架起了政企“连心桥”,不仅让企业卸下了包袱、轻装上阵,更有了安心生产经营的信心与底气。
交叉走访
当好法治护航“服务员”
“您好,我们是县司法局的,来了解一下企业在接受行政执法时的相关情况,这是我们的调查问卷和政策清单。”连日来,平陆县司法局联动9大行政执法主体和乡镇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多个调研小组,深入全县重点领域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调研。
工作人员打出“领域交叉+随机抽查+问卷普查”的组合拳,开展了“体检式”调研。在走访中,工作人员像“啄木鸟”一样,严查违法违规执法的“病灶”,同时,又当好“服务员”,送上调查走访问卷“服务包”,详细讲解企业在行政执法中的权利与救济途径。
“通过建‘一企一档’,我们能系统汇聚企业心声;推行‘一题一策’,可以针对性破解执法难题。”县司法局的工作人员介绍道,这样的举措既保证了监督力度,又传递了服务温度,让二者同频共振。截至目前,平陆县通过多样化的调研方式,深入600余家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化解企业难题20余件。
随着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法治阳光将照进平陆的每一家企业、每一个车间,持续激发创业活力,书写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精彩篇章。
本报记者张楠 通讯员姜敏贤 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