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院汇集的晋商故里,有一处别样的院子,集法治宣传、教育、文化展示于一体,它就是祁县人民法院利用古城法院旧址打造的法治文化展馆。
推开祁县法院法治文化展馆厚重的院门,呈现在眼前的是法治的古韵新风。展馆布展设计朴素,突出地域特点,用真实的史料呈现历史、讲述历史,同时还展出与法律文化、法院文化、晋商文化相关的文物史料、典型案例、红色故事等。
祁县乔家是晋商的重要代表之一。乔家创办的“亿中恒”茶票庄是“万里茶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秉持的诚实守信、以义制利的优良传统,对现代法治建设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展馆的“亿中恒”遗案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知法懂法,才能守法用法。这些法治文化如何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为此,祁县法院法治文化展馆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了不同侧重的法治教育活动。对于青少年、学生群体,展馆主导策划剧本杀等活动,重点讲解守好红线,远离违法犯罪;对于公职人员,重点讲解如何依法履职;而对于社会群体,则侧重法律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祁县法院法治文化展馆负责人安喜频介绍,开馆一年半以来,他们共接待游客3000多人,未来还要进一步挖掘法律资源宝库,丰富展馆内容展陈,拓展线上宣传渠道,讲好法律故事,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文化与法治文化交融碰撞。
“八五”普法期间,为更好地推动晋商文化融入普法宣传体系、助力提升全民法治素养,祁县打造1个县级法治公园、2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9个村级法治文化阵地,构建“县乡村三级+线上线下”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持续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随着法治保护体系的不断完善,当地将推动以晋商文化和法治宣教的融合,更加立体地展现出法治实践中的多元脉络,为网络普法注入不竭动力,为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法治动能。
本报记者曹佩
晒亮评
祁县法院这套“组合拳”打得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又一亮”。
你看那法治文化展馆,不搞花架子,就扎根在古城旧址里,把晋商文化和法治故事揉在一起讲。乔家“亿中恒”的老案子摆出来,诚实守信的老理儿和现代法治精神对上了话,这不比干巴巴的法条好懂多了?本地人看着亲切,游客也愿意停下来听,这就叫把文化基因变成了普法的“活教材”。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们的“精准投喂”。对学生搞剧本杀,让娃娃们在玩里就把“红线不能碰”记牢了;给公职人员讲依法履职,句句都踩在实务点子上;对老百姓就说生活里的法律,家长里短都能扯上维权门道。这种“因人下菜碟”的思路,哪还有人觉得普法是枯燥的说教?
从展馆到县乡村三级阵地,再加上线上线下联动,这张普法网织得又密又暖。它让法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条文,而成了街头巷尾能看见、能摸到、能聊起来的日常。
说到底,这样的普法才真正懂老百姓——用他们熟悉的语言,讲他们需要的道理,让法治的种子在文化的土壤里慢慢发芽。这波操作,您说该打多少分?
本期亮评人曹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