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刚刚发布了应对污染天气第1号调度令,1月4日晚,太原市环保局便开始打响了一场针对监测数据造假的“零点行动”。
1月4日晚10点30分,太原市环境监控大厅灯火通明,墙面上八个监视器分别实时显示着一电、太重、太钢、同舟能源、西山热电、中车车辆厂、双良水泥等工业企业的视频画面,画面的重心除了冒着白汽的烟囱,还有原料场、出灰口和污水排放口。工作人员紧盯电脑屏幕,仔细翻看着自动在线监测企业的实时数据。
当太原市环境监察支队执法人员和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现场室技术人员在太原市环境监控中心集结完毕,太原市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郭亚林作出具体分工后,一声令下,驱车对太钢集团进行了现场突击检查。
进入厂区,执法人员直接来到太钢三号烧结机废气排放口。顺着低矮的铁梯爬到十几米高的烟囱中部,监测人员将自带的人工监测仪器取样枪伸入排气筒内,仪器显示屏上立马显示出废气中氧含量、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硫浓度、氮氧化物浓度、烟气温度等数据值,数字还不停地变动跳跃。工作人员解释说,根据国家标准,他们使用定电位电解法来测量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浓度值,待数值稳定后,就可以准确测量污染物浓度了。
5分钟后,人工监测得出最终结果,太钢三号烧结机废气排放口二氧化硫浓度为每立方米47.3毫克,低于每立方米200毫克的国家排放标准限值,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值为每立方米180.4毫克,同样低于每立方米300毫克的国家标准限值。此时手机显示时间为23点15分。
为了保证同一时间做监测比对,执法人员立刻将电话打到了环境监控中心平台,工作人员通过调取数据,向在座的执法人员、媒体记者和企业负责人通报了在线监测平台实测浓度值,二氧化硫实测浓度为每立方米40.36毫克,氮氧化物实测浓度为每立方米187.517毫克。
由于比对结果在误差范围之内,验证了太钢三号烧结机在线监测数据和人工监测数据大体一致,数据均真实有效。
随后,执法和监测人员又一同来到太钢自备电厂,利用同样的方法对电厂废气排气浓度进行了人工监测,通过数据比对,数据同样真实有效。此时手机显示的时间已经到了5日凌晨零点30分。“零点行动”宣告结束。
为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我省从2016年12月中旬开始,在全省开展为期3个月的“铁腕治污行动”。时值今冬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省会太原午夜出击,展开“零点行动”。
太原市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郭亚林介绍,作为“铁腕治污”的重要工作内容,太原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环保“零点行动”,主要是通过现场人工监测与实时在线平台监测数据进行比对,检测在线监测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分辨在线监测设备能否准确反映实际排放情况,对不正常数据来源排查原因,对老化的设备及时更新,如果发现监测数据造假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据了解,太原市环境监控中心在全市85家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均由第三方进行运营维护,包括132套污水在线监测设备和262套废气在线监测设备,太原市环保部门将利用2-3个月的时间,对所有在线监测设施进行地毯式比对监测。
本报记者 张剑雯 通讯员 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