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国税局全力拓展“互联网+税务”思维引导下,以临汾市尧都区国税局为试点单位,立足税收征管实际,积极创建“百度+国地税合作”模式下的通衢共治,通过建立健全国地税信息共享机制、联合采集第三方涉税信息、信息技术及网络保障等,为纳税人带来全新信息化服务体验。
临汾市国税局局长王子贞说,利用百度地图,搭建《涉税经营户基本信息地理位置云图》,将尧都区范围的每条街道、每个商场、每个市场经营户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标注。据介绍,这个“云图”准确采集了商户信息,在后台进行数据分析,直观地、三维地把辖区内税源结构生动地展现出来,按照街道办事处及乡镇行政区划,共同确定税源管辖区域。同时,为税源精细化管理提供科技保障,实现管户自动定位、信息自动比对、风险应对清册自动生成,立体化地展示户籍信息和管理信息,改过去的巡街串巷“地毯式”清查为现在的“地图导航”定位核查,推进了国地税“同区共治”。
他们还积极推进业务一体化办理,共同制定“前台业务操作手册”、“联合纳税申报表”,联合与纳税人签订《委托银行代缴税款四方协议书》;联合认定非正常户,对单方认定的非正常户实行差别化管理;联合实施报验登记,联合制定《“收缴、停供发售发票”征管合作实施方案》,联合征收管理,重点在协同管理房地产、建筑业实现“五统一”,不断提升协同治税的能力。
这一创新做法实现了“同区共治”五联合、“科所协作”达共享目标。具体来说,一是管户划片联合统一管理。借助电子地图导航,双方税源管理实现无缝隙对接,对尧都区管户共同协商划为9个片区,各片区都有对应的国地税税源管理科(分局)与税务所对接管理。为税源精细化管理提供科技和人员保障,实现尧都区范围内“同区共治”。二是管理模式联合另辟新径。尧都区国地税在以票控税、强化征管方面达成共识,加强合作,联合签订《尧都区国税局、尧都区地税局关于“收缴、停供发售发票”的征管合作实施方案》等强化管理措施,协同实施对辖区纳税人的联合管理。由国地税基层税源人员联合行动,双方互传各自的管户信息,然后在各自的管辖户中逐户甄别,去伪存真。通过电话、短信、下户等方式逐户联系核实纳税人的真实情况。共停止发售发票15户,清缴欠税365万元。国地税联合定额7500户次,联合开展管户清查20余次,清查漏管户980户。通过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征收地方附加税费已累计734万元。三是风险应对联合信息管税。共同建设税收风险联控平台,通过整合数据资源,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变经验管税为信息管税,进一步激发国地税合作的活力和动力。比如将国税局的房地产和建筑业预缴增值税信息与地税局的土地增值税预征及清算信息、资源开采企业国税局的增值税征收信息与地税局的资源税信息进行比对,不断提高双方“信息管税”的能力。国地税联合评估40户、联合开展税收检查11户,纳税人主动补税1000余万元。四是服务执法联合减轻负担。尧都区国地税合作以来,按照总局国地税合作的要求,不断整合税收执法,深化税收分析,在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的同时,也降低了税务人的征税负担。通过联合执法,取消了“国税查完地税查”的重复检查问题,执法次数减少了50%以上。同时,联合开办纳税人学堂,结合“营改增”重点对新办登记纳税人开展培训,联合开展“大企业直通车”服务,对辖区内重点税源企业开展送政策上门税法宣传、免费送发票上门服务;尧都区国地税深入“新百汇”商城开展税收宣传,走访商户150多家,解答商户提问120余人次,发放税法宣传材料16000多份,现场为广大商户答疑解惑,讲解税务流程。五是互鉴经验联合促进管理。尧都区通过召开国地税管理经验座谈会,国地税互相交流借鉴,互相提高业务水平。针对“营改增”四大行业进行了两次专题业务指导和交流。另一方面互派办税服务厅窗口工作人员,并且采取基础工资差异化、绩效工资统一化的方式,根据工作量实行津补贴统一配发,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问题,共同实行绩效考核。国地税双方对办税服务厅、税源管理单位副职进行互派干部交流挂职,使其充分发挥好业务优势,互相学习借鉴经验做法,为深化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顺利实现,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截至2016年12月23日,双方管户信息交换已经形成常态化,按季交换申报名单,按月交换非正常户信息,通过信息共享,有效解决机构分设带来的“信息不畅”“抓手缺失”等问题。通过推行办税实名制和实时风险数据交换等合作,采集共享纳税人基本信息和涉税数据,形成了高度聚合的国地税信息库。通过完善国地税税收风险监控平台,实现对国地税数据智能分析、风险识别、联合推送应对,已对国地税逾8218条登记信息比对分析,提升了税收管理智能化水平。
本报记者 桑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