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发改委主任王赋受省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山西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在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上,省发改委主任王赋受省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山西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时说,2016年,全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省经济趋势性、转折性和标志性变化明显增多,稳步向好的态势更加明显,稳中有进的步伐更加坚实,实现了省委“下半年好于上半年,为明年进一步好转奠定坚实基础”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运行趋势性、转折性和标志性变化明显增多
2016年下半年以来,全省经济低位企稳向好态势明显,趋势性、转折性和标志性变化明显增多。
全年全省GDP预计增长4.5%左右,比上年加快1.4个百分点左右,扭转了近5年的下行态势。
2016年1-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4%,结束了自2015年2月以来累计增速连续负增长局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9.4亿元,结束了2015年6月以来累计净亏损局面。
2016年9月份,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8%,结束了从2012年3月开始连续54个月的下降趋势;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3%,扭转了从2011年3月开始长达66个月的价格倒挂状态;全省吨煤综合平均售价由1月份的222元,上涨到11月份的396.9元。
2016年1-10月,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860.7亿元,增长0.3%,自2015年2月份以来累计首次实现正增长。
2016年1-11月,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5.9亿元,增长22.1%,增速全国第一。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连续7个月、6个月同比正增长,全年分别增长3.45%、2.55%。
“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
去产能任务提前完成。全年压减炼铁产能82万吨,退出煤炭产能2325万吨,均比国家要求提前完成任务,预计全年压减煤炭产量1.43亿吨,占全国原煤减量的40%左右,为改善全国煤炭市场供求关系作出突出贡献,有力推动煤炭行业扭亏为盈。
去库存压力明显缓解。2016年1-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6.1%,居周边省(区)第2位;截至11月末,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10.1个月,比2015年底缩短3.6个月。同时,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安排生产,加大产销衔接力度,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8.5%。
去杠杆稳妥推进。推动企业加快消化表外高成本资产,优化融资结构。1-11月,通过低成本的债券市场融资2726.25亿元,同比多增726.71亿元,同比增加36.34%;11月末高成本的表外融资余额比年初减少680.03亿元,同比少增883.64亿元 。
降成本成效显著。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下降8.5%,财务费用下降6.8%,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3元,同比下降1.9元。
补短板力度加大。突出抓投资补短板,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全年预计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左右,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4%左右;产业扶贫投资完成260.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8.5%。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国资国企改革,制定实施2016年国资国企改革行动计划,着力构建现代化的公司法人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继续抓好国有企业财务等重大信息公开,阳光山西、阳光国企的局面初步形成。稳步推进同煤、焦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试点、焦煤集团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试点和汾酒集团、中条山集团、建工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电力体制改革,积极争取我省成为国家电网覆盖范围内第一个全省域电改综合试点,积极推进14个专项试点方案的制定,《山西省售电侧改革实施方案》、《山西省电力交易机构组建方案》正式印发。出台《山西省放开增量配电业务试点方案》,加快推进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太原工业新区110KV输变电工程等3个项目列为国家第一批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44家售电公司在工商部门登记成立。
“放管服效”改革,基本完成涉及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机构建设、场所资源整合任务,7家公共资源交易机构已全部按期入驻。建成投运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出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监督管理办法,实现了省市县三级纵向贯通,目前平台已受理8490个投资项目,涉及总投资7352亿元。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门户网站“信用山西”网正式上线运行,与国家平台和“信用中国”网实现了全面对接,与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了业务对接,累计归集信用信息近3600万条。依托12358价格监管平台,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
价格改革,开展电网输配电价核定工作;调整环境保护、资源补偿收费政策;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探索建立煤炭价格发现和传导机制;制定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意见;规范公证、司法鉴定、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等价格管理;对政府还贷高速公路货车通行费实施“新三减”优惠政策;实行差异化排污费收费政策,修订完善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整合归并药品、医疗器械注册、审批、登记收费项目,研究制定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标准。对已公布6个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常态化公示、动态化调整。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集体土地征收、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有所优化
2016年预计,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左右,约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15年的6.1∶40.7∶53.2转变为6.1∶38.7∶55.2,服务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煤炭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43.8%,回落3个百分点。煤焦冶电四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73%,回落1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占规上工业的8%,提高1.2个百分点。
重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
加快实施采煤沉陷区治理提速工程。按照全省采煤沉陷区治理完成时限,由2020年提前至2017年的要求,2016年新启动实施7.6万户、21万人搬迁任务,全年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安置已开工乡镇151个,开工率达101%。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年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1.81万套,完成年度任务的102.8%;建成17.63万套,完成年度任务的117.6%。
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扎实推进。全年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完成投资335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3.6%。
本报记者 贠娟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