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因素,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支持对象以大企业、大项目为主,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落实不够;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民营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状况不透明,融资增信度不高。同时,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地方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和有效的资金来源,很难维持担保基金的有效运作。
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性强的工程,需要政府、银行、企业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为此,建议:
全面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等相关政策,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引导民营企业提高融资能力。
设立民营企业发展与创业基金,对经营业绩优良、发展前景看好的民营企业直接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政府出台激励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向民营企业发放贷款,并在税收、利率浮动幅度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形成公开、有效、共享的信用资源,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基础。
设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小型商业银行,吸收民间资本参股,促使民间资本从体外循环转入体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