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的医改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医保带给了人民群众的实惠,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实中,饮食、心理、环境等因素常会导致一些疾病发生,而这些不是医疗机构能解决的。同时,这些年,医改越改越是医院人满为患,政府部门也把重点放在医院的投入建设上,然而预防保健的投入力度远远落后于对医疗的投入,比如对中医、妇幼的投入,多年不进人使得人才短缺,人才断档,一些地方对妇幼项目的一些配套资金不到位,对中医、妇幼的设备等硬件配套不投入,同时对妇幼的政策不宽松,既不投入,还没有宽松的发展政策,如医务人员的绩效分配也不能像医疗机构一样薪酬分配,极大地阻碍了保健机构的发展,而且我省县级保健机构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的省份。
他们说,政府应该把大健康的理念融入执政理念中,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强预防保健上。要让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才是真正的大医,才能真正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因此,建议:
政府要把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疾病上,一是对目前我省预防保健机构的人才、房屋、设备、业务开展等情况不要仅仅限于调查上,要在调查的基础上,拿出确实可行的意见和措施;二是理顺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和绩效机制,让妇幼保健院和县医院一样有享受同样的发展权利;三是优化各级卫生资源,要方便群众,真正让老百姓不出村、不出乡就能看好病,不是叫唤在口头上,是真正有解决不出乡不出村的能力,是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更体现医疗的公平性,也就是基层卫生人才;四是加强对基层卫生网络的管理,实现统一性、规范性,这样便于信息的统一,更减少基层卫生人员的繁琐的工作;五是加大公立医院改革的步伐,如去行政化,法人治理的结构、全额事业改为差额事业单位、引进社会资本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