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山西产业主要以向外输煤为主,如根本改变这一煤独大的局面,实现转型,必经由单一外输煤基地向清洁能源供应基地转变。实现输煤与输电并举,是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现提出我省电力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山西建设清洁能源供应基地、跻身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圈,实现能源互联供给的建议:
建议以电力改革和转型综改为契机,鼓励多方多元投资推动电网建设。从晋北煤电基地为始点建1-2条50万交流线路,专送天津和北京,晋中建1-2条交流50万或交流22万线路直送河北南网,晋东南建1-2条交流50万直送山东或交流特高压经山东送韩国。这样机组由受电省区调度,享受当地上网电价和利用小时数,电厂效益好。如阳城电厂,就是采用交流50万线路点对网送江苏330万千瓦装机,江苏年平均利用小时5500小时,电价高于山西3-5分钱,投产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5年实现利税28亿元,纯利润18.5亿元。
建议电网建设采用多种模式。在国家统一规划前提下,“点对网”输电线路建设可以采取三种模式,一是由电网公司出资建设;二是发电、用电省份和电网公司三方合资建设;三是发电和用电省份共同出资建设。
点对网、点对点送电模式,可充分调动我省发电企业与用电省的积极性,既能满足用电省对电力的稳定需求,也有利于我省提高机组利用小时、多发电,有利于我省煤炭的消化,大大缓解我省电力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多送3000万千瓦电力,就能消纳1亿吨原煤,输电效益是输煤效益的3倍多,相当于外送了3亿吨原煤的附加值,对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京津冀和环渤海山东等地因经济发展快和环保约束,对电力和燃气是有需求的,我省应以电力体制改革和转型综该区为契机,发挥我省距离短和资源丰富优势,大力推动除特高压以外的点对点、点对网电力外送通道的建设。积极融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圈,成为清洁能源供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