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月21日讯(记者雷清明)今天召开的全省检察长会议明确要求,要立足宪法定位,深耕监督主业,着力构建新型检警、检法、检律关系,进一步加强刑事执行、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工作,下大力气补齐法律监督短板,让监督权活起来,硬起来。
会议要求,在检察工作格局面临重大调整的新形势下,要把打击犯罪和化解风险、维护稳定统筹起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要聚焦监督信息不对称,监督手段不好用、不管用等诉讼监督难题,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整合力量,破解难题;要科学界定省、市、县三级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合理调配监督力量,推动刑事监督、民事检察、行政检察、未成年人检察等工作向纵深发展;要深刻认识我省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要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网络传销、制售假币和银行卡等经济犯罪,深入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坚决维护金融管理秩序;要积极推动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联合有关单位完善涉众型经济犯罪处置机制,综合运用刑事、非刑事手段处置化解风险;要严格贯彻中央《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通过打击违法犯罪、加强产权保护、维护契约自由、激励诚实守信,努力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营商环境;要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严格遵守法不溯及既往、罪行法定、从旧兼从轻等法律原则,不盲目翻旧账,对已过追诉时效的,不再追究,对罪与非罪不清的,实行疑罪从无;要树立审慎、谦抑、善意的司法理念,不轻易使用强制性手段,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要坚持有错必纠,妥善处理因产权混同或涉案财产处置引发的申诉案件,坚决监督纠正侵犯企业产权的错案。
同时,会议还提出,要完善员额退出机制,加大全省检察机关员额统筹调配力度,坚持向基层院倾斜,向案多人少的地方倾斜,纠正核定比例就高不就低、案多案少一个样等问题。要严格入额标准和程序,突出办案能力和业绩考核,让能办案、会办案、愿办案的人入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