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感受“平遥中国年”

  •   1月21日,“平遥中国年”启动后的第二天,记者带着好奇心走进平遥古城,感受不一样的平遥古城中国年。
      在古城大街上巧遇娶媳妇迎亲队伍走来,两个双喜“喜牌”引领着“八抬大轿”,前呼后拥,欢天喜地。送亲者坐着马车,双手端着“嫁妆20000元”的“唱贴”,甚是自信。随后是一驾“老爷车”,想必是娘家的重要人物。街上一个平遥小媳妇告诉记者,是真的娶亲,不是作秀。“撞喜”是好事儿,真是“三生有幸”,令人大饱眼福。
      再看,妈妈领着小女儿,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冷天气中,围在热气腾腾的平遥“烧米”“烧肉”摊前,品尝不一样的小吃。还有的小姑娘,干脆就着寒风来一杯热梨汤,体会彻彻底底的“大下火”。古城商家把红红的“福”字,贴在显眼的店面推拉门玻璃上,营造喜庆祥和的传统的“中国红”气氛。外国友人及游客,无不用手机定格身临其境的中国“年味”····图为颇具平遥特色的娶媳妇迎亲队伍。

    本报记者 高在中 摄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1-22期

    • 第2017-01-21期

    • 第2017-01-20期

    • 第2017-01-19期

    • 第2017-01-18期

    • 第2017-01-17期

    • 第2017-01-16期

    • 第2017-01-15期

    • 第2017-01-14期

    • 第2017-01-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