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深化改革新要求、转型发展新任务,同煤集团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扎实做好“安全、稳定、创新、改革、发展”重点工作,有力应对市场波动冲击,全年煤炭产量完成11787万吨,发电量完成322亿度,营业收入完成1700亿元,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保证了“十三五”良好开局,稳健起步。
提升核心能力转型升级增动能
去年,同煤集团围绕“建设新同煤,打造新生活”战略愿景,加快培育“3+2”核心竞争能力,为企业逆势而上,实现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加快打造千万吨级安全高产高效矿井集群。2016年,同煤集团在建成塔山、同忻两个千万吨矿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煤炭产业向安全高效型升级。4月,年产1000万吨的麻家梁煤矿顺利通过竣工验收;11月,通过减量置换,取得同发东周窑、马道头、北辛窑、梵王寺4座千万吨矿井产能置换批复,千万吨级矿井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加快建设深度融合的煤电一体化基地。依托煤炭优势,建设大型坑口电厂,上马大容量、高参数、超低排坑口电厂。2016年12月16日,随着塔山电厂二期扩建工程4号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圆满结束,历时21个月紧张建设的塔山电厂二期扩建2× 66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实现双机投产。同时,加快推进阳高热电2×350MW、朔州热电2× 350MW项目,开工建设漳泽2× 1000MW项目。此外,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
加快建设高科技、高效益、高品位的循环经济园区。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进一步加粗拉长产业链,大力发展“集约、绿色、多元、低碳”循环经济。继续完善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在建成“煤-电”“煤-化工”“煤-建材”三条产业链的基础上,进一步增环补链,扩容提质,由“两矿十厂一条路”13个项目增加至“两矿四化五电八厂一条路”20个项目,真正实现吃干榨尽、绿色发展。
在夯实三大核心能力的同时,同煤集团还跳出煤、超越煤,强化“金融和物流贸易”两个经济效益增长极,充分发挥金融和物流贸易对实体产业的倍增放大效应,实现了金融、物贸与实体的深度融合,共生发展。
强化经营管控降本促销提效益
2016年,同煤集团进一步强化经营管控,把降成本作为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的有力举措,制定出台23条控制成本投入、控制资金风险的“双控”措施,对各子公司和二级单位下达“双控”计划,由执行单位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将“双控”指标细化补充,并按月考核,切实把成本控制指标落实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员工,把节支降耗严细到每一分、每一厘。
同时,创新管理方式,强化班检、交接班动态巡检和预见性检修,提高开机率,降低生产成本。此外,从生产源头抓起,全过程加强煤质管理,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下半年,受国家去产能减量化生产政策调控,煤炭需求加大,价格逐步回升,市场开始回暖。“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既要巩固老用户,还要大力开发新用户,争取更多市场份额。”同煤集团主要领导多次强调。
同煤集团一如既往以用户和市场为中心,加强服务、保证质量,充分发挥4个煤运公司和煤炭经营公司的销售渠道优势,实施生产、加工、运输全过程配煤,巩固品牌优势,争取更多客户。
破解发展难题深化改革添活力
同煤集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用好、用活改革政策,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破解困局,为企业注入了新活力。
2016年4月,我省发布《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5月,省政府第1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同煤集团深化改革发展做优做强总体方案》。为此,同煤集团及时成立深化改革领导组和7个改革工作小组,制定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和调度台账,细化分解改革任务,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发展难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任务就是去产能。同煤集团首先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制度,所有煤矿周日全部停产,同时明确提出2016年关闭3座落后产能矿井,化解产能375万吨。10月24日,同家梁矿等3座矿井按照既定目标全部关闭退出,通过省联合验收组验收。
全方位深化企业改革,从解决企业发展“四大困局”、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做强做优“六大产业”等方面入手,稳步推进分离企业办社会改革。12月,通过积极与大同市政府对接协调,双方正式签署了首批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等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框架协议;稳步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明确了国有参股改革试点和关闭试点;推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创新改革,面向全国招聘了金融投资、煤矿管理方面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等。
相信随着产业格局的不断优化、转型发展的深入推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同煤集团的发展质量与发展水平将迈上新台阶,建设国际化综合能源大集团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本报记者 杨晓明 通讯员 洪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