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只能打胜仗,无论是贫困地区,还是插花贫困地区,都应当拿出“啃硬骨头”的决心与勇气,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原平市虽然不在国定、省定贫困县之列,但局部贫困问题十分突出。为此,该市把决胜脱贫攻坚战当作政治战役来打,当作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因地制宜,精心施策,力争在2018年实现全面脱贫,当好忻州市脱贫攻坚战役的排头兵。
据了解,原平市目前共有贫困户8708户,贫困人口20461人,涉及18个乡镇472个村,占到该市总村数90.76%。可见,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原平市委、市政府高标准部署,全方位进军,特别在“两保”上狠下功夫。一方面确保扶贫对象精准度。通过村里和乡镇初选、有关部门审核、社会公示公告和两轮回头看四个步骤,严格把关,务求精准;一方面确保“六个机制”落到位。通过“一村一个扶贫工作队”、“一村捆绑一批资金项目”、“一户一名干部包抓”、“一户一验收销号”和“督察奖惩”等六个机制的实施,保证脱贫攻坚全胜。
在产业发展上做文章,把产业开发作为扶贫的治本之策。原平市重点实施了8个产业扶贫项目,完成投资1亿多元。驻原平预备役某部帮助南白乡下西岗村投资80万元,建设种植大棚和枣林、生态土鸡养殖场;楼板寨等4个乡为172个贫困户发放专项资金68986元,嫁接新品种核桃40000余穗。
在基础建设上下功夫,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扶贫。原平市大林、沿沟、南白3个乡的20个贫困村投资200余万元,实施了土地整理、生态修复等基础设施工程;轩岗镇帮助陡沟村引来四川商会副会长进行考察,计划建设易地季节养老中心。
在移民搬迁上发力,确保完成建档立卡的1138户3286人的移民搬迁任务,新建移民小区可安置950户约3000人,2016年底可完成60%以上的工程量。
在拓宽就业上用心,千方百计拓宽贫困人口的就业门路。该市对扶贫对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做到每个贫困家庭都有一个技术工人或职业农民,取得较为稳定的收入。
轩岗镇后口村党支部组织村里经营企业的能人共商贫困户就业问题,决定由全恒顺洗煤厂、恒启运输公司安排十多个就业岗位,其余的联系铁路车站安排打工,为全村31户贫困户每户安排1人就业,人均月收入可达3000多元。
在部门包点上形成合力,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该市1327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各级下乡驻村干部今年以来组织实施项目100余个,解决热点难点问题350多个。该市人武部领导多次深入解村乡了解贫困退伍军人家庭生活情况,为该乡摸准的5家贫困户分别赠送10只“扶贫羊”,每户9只母羊、1只公羊,帮助贫困户进行养殖脱贫,有人算了一笔账:9只母羊每年至少可繁殖15只羊,年收入可达9000元左右。该市农业、发改、畜牧、水利等部门也分别帮助所包贫困村实施了打井,办养鸡、养猪场和修路等扶贫项目。
在教育帮扶上助力,该市已对参加高考并被二本B类以上高校录取的123名贫困户大学生,每人资助5000元助学金,对208名中职中技生每人给予2000元的生活补助。轩岗镇新郭庄一名16岁的初中毕业女生,因家里贫困,无钱继续上学,该镇干部得知后,做通其父的思想工作,原平市职业学校又主动接纳就读,并给予免费照顾。
在社会救助上聚力,该市扶贫基金会和原平市爱心助学站积极加入到助学扶贫行列,或通过推广优种核桃嫁接技术,推动产业扶贫,或借助社会爱心人士之力,今年已资助159位贫困大学生54万元。轩岗镇组织社会爱心人士捐款,建立教育扶贫基金会,两年来资助考上二本以上高校的30多名贫困大学生12万元,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制度体系。
本报记者 王雁 实习记者 冯媛 通讯员 贾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