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县昕水镇而吉村地处吕梁山南端,现有居民250户,其中贫困户212户,占总户数的84.8%。多年来,高山峡谷地貌和土地贫瘠一直是村民难以驱散贫困的阴影。2013年,怀着对老百姓的涓涓情意,临汾供电公司走进大山,以创新的思路,质朴的行动,解民忧、利民生,推动着而吉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悄然发生新变化。到2016年底,实现了全村人均年收入增长到3500元的目标,在当地传为美谈。
精准帮扶就是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核桃被称作“抗氧化之王”,临汾供电公司瞄准这一脱贫金点子,积极争取资金,投资7万余元对核桃树的优质品种进行了改良嫁接。而吉村党支部书记许玉生算了一笔账:高产核桃树亩产550公斤,如果一户贫困户经营5亩,进入盛产期后,年纯收入将达到3万余元。
扶贫更要扶智。该公司聘请专家对种植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发放学习资料,在树苗嫁接及磷钾肥等关键环节上进行指导,让农民不为技术问题而担忧。“我们村现在是一组一个带头人,一户一个明白人,是供电部门给了我们一根‘点金棒’,叫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村民曹万宁流露出难以言表的幸福之情。
如今,站在村头眺望,昔日的荒山变成了成片的核桃树基地,900多亩核桃树长势喜人,绿满山冈。许玉生双眼充满希望,欣喜溢于言表:“核桃树的品种进行改良嫁接后,可提高经济收入30%,我们脱贫就不成问题了,多亏了供电公司手把手的帮扶啊!”
而吉村被誉为“全国光伏试点第一村”。在村口的一片空地上,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划一,一块块蓝色多晶硅组件在太阳的照射下格外耀眼。走进光伏控制室,只见电表箱里一个个跳动的数字,实时记录着这个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也标示着太阳能为这个贫困村带来的财富:从2014年6月电站建成并入网运营后,已累计发电30万千瓦时,按每千瓦时电上网价0.84元计算,可收入25余万元。一位叫“五儿”的村民说,这些光伏电板真是“宝贝”,照着太阳就能发电,给村里创造财富!
为鼓励和推进光伏产业,该公司开辟了“光伏扶贫业扩绿色通道”,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主动对接、沟通,组织专人开展用户勘察、设计、安装、并网验收等工作;深入用户家中,提供电表、电线等供电材料进行免费安装,并对并网启动流程进行指导,解答用户对光伏发电技术、政策方面的问题。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使得光伏发电受到越来越多的村民青睐。
“一次投资、多年收益,光伏扶贫开启了脱贫新路,既减轻了村民的用电负担,又给村集体带来收益。”该公司扶贫工作组组长赵学智说。 (陈爱红 关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