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七,煮生肉、煮排骨、熬老汤……
腊月二十八,炸丸子、炸红薯、炸莲菜……
腊月二十九,买新鲜白菜、豆腐……
在我的老家新绛县,所有这些年前准备的食材,到时候都被塞进火锅,变成春节期间桌上那道压轴大菜——绛州火锅。
提起火锅,不免让人就有了定位,觉得必涮无疑!其实非也,家乡的绛州火锅就不是涮着吃的,是炖的。而这绛州火锅,从制作到食用都非常考究。
白菜取心、豆腐切片,堆砌铺底,承托众味酿清香。
炸豆腐、炸丸子、炸红薯、炸莲菜、炸山药等,在中间铺上几层,满目金黄多富贵。
接下来,粉条、木耳丝再码上一层,让香味更绵长。
再铺一层排骨、一层小酥肉、一层小瘦肉片、一层大片五花肉,就把火锅塞个满满当当。
最后,撒上葱蒜姜末,再放一些嫩绿香菜,一个火锅就算是装好了。
装好后的火锅,添上木炭,浇上特别熬制的老汤。这时,只待慢火细炖,但见红火点点,羹汤吱吱,香味扑鼻,火锅便可以上桌食用了。
在火锅的旁边,一定要放一大碗特别熬制的老汤,还有一个大馒头。待锅里的汤快熬干时,赶紧添上老汤,在火锅的火比较大时,要把大馒头放到火锅排烟口的最顶端,这馒头就起了调节火候的作用。
据资料记载,绛州火锅已有数百年历史,即使与东北、四川、湖南等地的火锅相比也毫不逊色。如今,经济实惠、风味独特的绛州火锅已经走出山西,在全国的很多城市都能看到绛州火锅的身影。
本报记者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