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古堆村里春来早

  “今年小麦的苗情很好,有个好收成没有问题!”2月13日,新绛县古堆村村民薛文旗一大早就去村后山坡的小麦地里看了一圈。
  “多亏了咱们三泉供电所的施工师傅们,不仅解决了村里2000多亩小麦的冬灌难题,也为我们撸起袖子奔小康创造了条件,这个春节,大家伙聚到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今后种什么、干什么能致富!”薛文旗激动地说。
  三泉镇古堆村现有居民425户,耕地2300余亩,以粮食种植为主。村里原有的一眼水井年久干涸,上世纪80年代安装配套的一台50千伏安变压器也经常出问题,致使该村大部分耕地成为靠天收的旱地,“种植效益很低,发展其他产业也不行,缺水少电成为村民致富路上的拦路虎。”该村女村官高慧琴介绍了村里这些年的农业生产情况。
  2016年,古堆村委会多方筹集资金,为村里新打了一眼360米的深井,成为村民奔向致富路的“希望工程”。可是深井打成后,却因资金问题再无能力配套架设变压器及线路……眼看冬灌在即,村民们心急如焚。
  接到三泉供电所反映的这一情况后,新绛县供电公司积极筹措资金,第一时间安排专业人员到现场勘察设计;抽调技术骨干人员12人顶风冒雪,抓紧时间组织施工;开辟“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工程装表通电。施工人员克服在石头山上打杆坑、材料转运、人工立杆、风雪天施工等一系列难题,仅用6天就为古堆村新安装200千伏安变压器1台,立起10米电杆8基,架设10千伏线路300余米,埋设0.4千伏低压电缆线路100余米,彻底解决深井“最后一米”的用电问题。
  “春节前夕,三泉镇党委书记高瞻不顾三泉供电所所长王俊生的再三阻拦,带着村两委人员和我们几个村民代表,放着鞭炮,敲锣打鼓,给新绛县供电公司送去‘顶风冒雪情系百姓 雪中送电温暖民心’的牌匾。”村民薛俊勇动情地说,“人常说饮水思源,我们是发自内心地要好好感谢咱们供电公司!”

本报记者 张剑雯 通讯员 刘俊彦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2-16期

  • 第2017-02-15期

  • 第2017-02-14期

  • 第2017-02-13期

  • 第2017-02-12期

  • 第2017-02-11期

  • 第2017-02-10期

  • 第2017-02-09期

  • 第2017-02-08期

  • 第2017-02-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