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科普“秀”三晋情—— 看省科协如何助力山西转型升级振兴崛起

  2月1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耕备耕培训在太谷县水秀乡水秀村的科普中国乡村e站开课。这只是我省800多个乡村e站上演的一场“秀”。
  根据第九次全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5年我省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5.27%,比2010年的2.91%有大幅提升,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记者了解到,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近年来省科协开展了“全国科普日”暨“科普三晋”系列活动,受众达100余万人次,建成山西省科技馆新馆,并全面、免费开馆,共接待观众240多万人次。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坚持常年深入基层巡展,覆盖全省90多个县(市、区),受众100多万人次。
  培育建成省级科普示范社区221个、全国科普示范社区45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92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0个。“科普每一天”公交楼宇科普电视覆盖省城3600余辆公交车、1500多个公共场所。将“星期日知识讲座”升级为“山西科学讲坛”,累计举办650多场。在全省加强科普惠农站、栏、员建设,将“一栏”逐步升级为“一屏”,进而建设科普中国乡村e站,目前已建站800多个。
  服务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发展。省科协积极促成省政府与中国科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促进产学研用有效对接。引进百余位院士专家,共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58个,成为我省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全省“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覆盖相关企业1230多个,参与科技工作者52.7万人次,采纳合理化建议15.8万条。开展创新方法和专利技术培训推广,帮助企业取得创新改进成果140多项,其中有43项获得专利,产生经济效益1.2亿元,为企业培训技术骨干1.02万人次。完成“金桥工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99项,创利税10.3亿元,节约资金13亿元。
  省科协不断创新建言手段,丰富咨询形式,组织形式多样的科学决策活动。特别是自2011年省科协被中国科协确定为国家级科技思想库首批试点单位以来,组织开展了环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调研、院士专家山西行、科技成果转化调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落实情况评估等大量决策咨询活动,举办三届“山西省科技·人才·创新论坛”,累计完成研究课题50余个。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工作者,省科协完成了山西省首次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
  近年来,省科协共表彰309名作出显著成绩的基层一线优秀科技工作者;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推荐优秀科技人才,先后有59人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全省各级科协深入基层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活动,不断建设优化网络及新媒体服务平台,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服务。设立省科协法律咨询服务处,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积极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齐泽萍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2-20期

  • 第2017-02-19期

  • 第2017-02-18期

  • 第2017-02-17期

  • 第2017-02-16期

  • 第2017-02-15期

  • 第2017-02-14期

  • 第2017-02-13期

  • 第2017-02-12期

  • 第2017-02-1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