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7年一季度,太原市国税局、地税局以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为主线,将国地税合作的重点放在信息聚合、服务融合、执法整合上,有效解决了纳税人办税的“痛点、难点、堵点”,实现了优化服务和强化征管双提升。
一、找准信息聚合堵点,提升信息共享质效。一是建立了长效的信息共享交换机制。一季度互换非正常户电子信息4850户,欠税信息37户,并将信息推送至省级乃至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联合惩戒。二是建立工商、财政、国税和地税一体化数据共享平台。共采集工商、地税、重点工程、股权变更、医保卡结算等外部信息162万余条,通过比对分析,查找出纳税申报异常户,针对性采取征管措施,入库税款6.8亿元。三是积极推广山西国税、地税网上服务平台。自2017年1月1日起,全市所有纳税人登录平台即可同时办理国地税涉税事宜,登录一个界面,办妥两家事项,填报至简,真正实现了联合网上办税和智能化申报报税。
二、摸清服务融合难点,提高办税服务效能。一是实行多元化合作办税。通过共同进驻政务大厅、互派人员、互设窗口、互设自助办税设备等形式开展联合办税服务。通过联合办税,纳税人等待时间从原来的平均15分钟提速到平均5分钟,效率提升67%。二是实行“一窗双系统”的办税模式。加强双方征收人员业务培训,尽快熟悉双方业务办理流程。目前,“一窗双系统”办税模式正在大力推行中。三是银税互动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从2015年起,太原市国、地税局与13家金融机构建立起“税银互动”合作项目,今年一季度,互动成果呈现井喷式增长,扶助小微企业418户,发放贷款438笔,金额9002万元,惠及制造、服务、餐饮等多个行业的小微企业。
三、理清执法整合痛点,提振税法遵从指数。一是联合进行税务稽查。制定了联合稽查实施办法,对重点税源企业、营改增高风险企业、成品油企业实施联合入户执法38户,联合召开纳税人自查动员会2次、相互交换案件信息20余项,双方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对6户大企业联合开展风险管理;联合服务“走出去”企业,国税向地税传递《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税务备案表》337份。二是联合进行日常管理。通过联席会议和日常沟通整合办税事项,特别对同一事项或同类纳税人同步发布办税通知,统一资料报送、统一管理标准,一并告知纳税人办理相关业务时国税局地税局分别需要准备的材料、具体办税流程及办税地点,纳税人只需查看一个通知,便可知晓所有信息,方便纳税人一次做足准备,让纳税人真正体会到国税地税合作的便利性。三是联合开展纳税人培训。国地税共设培训计划、共研培训内容、共享教学资源,让纳税人上一堂课学两家业务,有效解决纳税人反映的政策“多口径”问题。 (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