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播撒自主创新的种子

  没有遥控,没有牵引,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小车,在赛道上完成各种挑推撞投的任务,做出各种辗转腾挪的动作……4月8日,太原市第二届“创新未来”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在太原市第二十七中学校拉开序幕。
  “特别喜欢机器人,因此参加了学校机器人社团。从机器人结构设计、软件编程、动手制作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第一次来参赛,发挥不理想,不过没关系,我就是来学习的,明年还会再来。”来自太原市狄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牛海春告诉记者。
  此次参加机器人比赛的,有像牛海春这样的小学生,也有初中生、高中生,全太原市共有45所学校参与其中,参赛队伍84支,参赛队员262人,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进行比赛。
  “与首届机器人大赛相比,今年的参赛队伍和人数都有所增加,参与的学校基本覆盖太原市,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对机器人大赛的热情都越来越高。”太原市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中心曲伸雷告诉记者。
  “当下,我们的中小学生缺乏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成长的平台,如今我们搭建的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有了这个平台,我们教育的思想就改变了,不仅是在课堂上教理论,更要让理论能够结合实践。”太原市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中心主任刘志中告诉记者。
  对大赛的举办,刘志中颇有感触:“我相信每一个参加过机器人大赛的选手都会很有收获。让学生们参加机器人大赛,并不是让他们解决什么生产问题,而是通过比赛,培养他们的潜质,在他们的心里种下自主创新的种子,更像是在为将来做‘储备’。”
  记者了解到,本次大赛的举办,就是为了提升广大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继续推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在太原市的普及和提高,激发中小学学生在科学领域进行探索研究的兴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本次竞赛产生的获胜队伍,将被推送到山西省电教馆以及山西省科协,参加后续选拔赛。经过省里的选拔,将有机会参加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最终获奖的学生将有机会保送到‘985院校’。”刘志中告诉记者,“去年参赛的太原市十二中的一位学生,就被保送到一所‘985院校’了,我相信,这位学生未来会是机器人行业的佼佼者。”

本报记者 王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4-09期

  • 第2017-04-08期

  • 第2017-04-07期

  • 第2017-04-06期

  • 第2017-04-02期

  • 第2017-04-01期

  • 第2017-03-31期

  • 第2017-03-30期

  • 第2017-03-29期

  • 第2017-03-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