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流失在外二十载 山西邓峪石塔返回故乡

  本报太原4月17日讯(记者王媛)今天上午,被誉为盛唐佛教石刻艺术杰作的山西邓峪石塔塔身在流失二十载后正式回归山西。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等出席台湾中台禅寺捐赠唐代邓峪石塔塔身回归仪式,并为塔身揭幕。
  邓峪石塔位于山西省榆社县邓峪村,是一座唐代石雕彩绘四面佛造像塔,砂岩质,高3.2米,是盛唐佛教石刻艺术杰作。该塔由底座、塔身、塔檐和塔刹组成,1965年公布为首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和1998年,塔刹和塔身先后被盗。塔刹至今迷失无踪,塔身辗转流入台湾。2015年,邓峪石塔由私人藏家捐赠给中台禅寺。2016年,方丈释惟觉长老得悉石塔来自山西后,表示愿意捐赠返还。5月,国家文物局初步认定应为邓峪石塔塔身,委托山西省文物局办理回归事宜。同月,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刘正辉率团与中台禅寺住持、中台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释见灯大和尚就捐赠事宜达成初步意向。7月,山西省文物局文物专家组赴中台禅寺现场鉴定,确认石塔为唐代邓峪石塔的塔身。8月,山西省台办梁淑娟副主任率团参加中台世界博物馆落成大典。山西博物院石金鸣院长与中台禅寺常务副住持见尊法师共同签署了《台湾中台禅寺向山西博物院捐赠文物协议》,并举行了捐赠仪式。2017年1月19日,山西省文物局工作组前往中台禅寺接受文物。24日安全运抵山西博物院。
  唐代邓峪石塔塔身珍贵文物的回归,将是2017年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大事件,也必将载入山西文物保护之史册。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表示,山西刚刚启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文明守望工程”,提出要“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新格局”。而此次中台禅寺主动捐赠文物,为实施追索文物“联手助”项目开了一个好头。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4-17期

  • 第2017-04-16期

  • 第2017-04-15期

  • 第2017-04-14期

  • 第2017-04-13期

  • 第2017-04-12期

  • 第2017-04-11期

  • 第2017-04-10期

  • 第2017-04-09期

  • 第2017-04-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