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对于长子县丹朱镇小蚯蚓种植专业合作社西寺头园区周边的贫困户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他们首次拿到了合作社股东的分红。当了多年农民,苦于没有生活出路的他们,去年摇身一变,成为了小蚯蚓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股东,现在又拿到了首次分红金。
50岁的丹朱镇河北村村民刘保国领到了2016年的1400元的分红资金,这让他高兴不已。他告诉记者,自己患腰椎间盘突出病好久了,不能干重活,家里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还有一个不足5岁的小孙女,家里花销不小,收入只是靠着家里的几亩薄田,家里经济状况比较拮据,这笔分红金就是一场“及时雨”。当天,和刘保国一样,合作社的9户贫困户在现场总共拿到了共计12400元的分红资金。
2016年,丹朱镇党委、政府将小蚯蚓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全县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相结合,实施“扶贫资金+贫困户+能人+合作社+产业”的发展新模式,依托蔬菜种植项目,在贫困村中选择9户贫困户加入小蚯蚓种植专业合作社,将这9户的两万余元的扶贫资金入股小蚯蚓种植专业合作社的4栋蔬菜大棚,合作社拿出4栋大棚每年收入的40%进行股东分红。这种发展模式有效弥补和克服了贫困户发展中存在的缺技术、缺资金、缺规模、缺信息、缺劳动力的短板,帮助贫困户更好地脱贫致富。
据了解,今年该园区将新增贫困户37户,帮助73人摘掉“贫困”的帽子。
本报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