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财经·综合

大同国税营改增助力大同银行加速发展

  本报讯 针对金融业营改增政策变化大、操作节点多的特点,大同市国税局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大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同银行)作为大同市本土金融业的代表,业务种类全,经营网点多,通过收集梳理行业共性问题与企业个性问题,以大同银行为模板,推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办法和措施,充分释放营改增政策红利,切实帮助企业降低税负,打造出了全市金融业营改增的政策辅导模板。
  找准着力点,在落实政策上下功夫。大同市国税局第一时间为金融企业印制了四册《营改增政策操作指南》,及时举办了营改增基础业务培训班和金融业纳税人专题培训班,并结合大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样本企业实际,集中为该公司董事会成员、部门经理、支行行长、支行营运经理以及业务骨干等300余人进行了具体业务操作培训,使大家充分认识到营改增的时代背景、现实意义、政策要点和业务操作,形成了领导重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市国税局由多个业务部门骨干组成辅导小组多次深入到该行总行和各分支机构,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地开展税务政策、申报纳税和会计核算方面的辅导,使政策红利得到了及时充分的享受。
  把握着重点,在优化服务上做文章。大同银行共有分支机构45家,范围覆盖大同市县、区和朔州市部分县区。营改增初期,大同市国税局积极协助该行及其40家分支机构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汇总纳税申报、免税收入备案登记等工作,有力地保证营改增新老税制的顺利衔接,解决了企业后顾之忧。通过专设办税绿色通道,采取预约服务、错峰服务和延时服务等手段,加班加点,全力保证该行购票、认证和申报缴税工作的按期完成。在每个申报期,税企双方共同分析、共同审核、共同把关相关申报数据和资料,及时解决政策疑难问题,确保了申报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突破薄弱点,在献计献策上显实效。在营改增推进的过程中,大同市国税局辅导团队先后多次深入大同银行进行调研,全面了解企业营改增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企业提出了合同管理、系统改造、实行跨地区汇总纳税及加强发票领、用、存管理等意见和合理化建议。
  在大同市国税局的精心服务下,大同银行转换思路,积极开展增值税业务知识全员培训,大力加强合同管理和资金管理,采购业务和发票管理日臻完善。为了确保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在房屋租赁合同要求个人必须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否则合同无效。全面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在加强重点、大型业务采购管理的同时,丝毫不放松对小型采购、零星采购的管理要求。
  为了适应营改增后价外税核算体制和增值税发票管理的需要,大同银行加快了信息化改造步伐。对现行的业务操作系统的适应性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先后邀请多家行业内领先的咨询公司和软件商进行交流洽谈,通过招标选择经验丰富的增值税管理平台实施商进行系统改造,优化核心业务系统,使财务核算、纳税申报、开具发票等工作都能准确通过系统实现。营改增有力地加速了大同银行技术更新改造的步伐,推动了大同银行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针对营改增对业务开展的新要求,大同银行迅速对不适应增值税税制体系管理要求的财务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办法、招投标办法进行了修订,并相继出台了《大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办法》等政策,从制度上对发票管理、会计核算提出了工作要求。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固化增值税风险管控与日常管理。
  根据增值税的特点,大同银行通过进行业务重组,设置增值税管理基础岗,建立支行、分行、市行复核管理岗“三级审核制”,确保增值税发票的真实、安全和完整,预计全年节支235万元,盈利水平进一步提高。
  大同市国税局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推动了大同银行转型升级发展的步伐。营改增实施后,大同银行从今年5月份开始,正式开办理财产品业务等新业务,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运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而且极大地加速了该行的转型发展步伐。目前,大同银行已正式获批在我省范围内新增8家分支机构。(常勇 韩志栋)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7-04-22期

  • 第2017-04-21期

  • 第2017-04-20期

  • 第2017-04-19期

  • 第2017-04-18期

  • 第2017-04-17期

  • 第2017-04-16期

  • 第2017-04-15期

  • 第2017-04-14期

  • 第2017-04-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