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山西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公布。这是省政府确定的“十三五”省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也是指导我省“十三五”时期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行动纲领。
近年来尤其是“十二五”时期,我省把扶贫开发作为最重大的民生工程,坚持产业扶持、技能扶持、资本扶持和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3+1”的工作路径,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但是,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推进,山西也与其他省市(区)一样,扶贫工作遇上了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
正因如此,“十三五”时期被定为全国包括山西在内的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攻坚期。
这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我省要完成扶贫开发的艰巨任务,更需要政府、部门及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共同努力。
此时出台的这个《规划》,就是省政府在实事求是的大原则下,为山西确定的脱贫攻坚的总引领。它确定了山西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全省23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同时,紧密围绕这个总目标,从约束性和预期性两个方面提出了10项具体指标。这些指标的设置,既强化了“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的底线要求,又体现了《规划》的预期引导作用。
现在,山西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已定,对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而言,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其落到实处。省政府的相关组成部门要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好相关《规划》,并将其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其他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方略,以《规划》中的重大举措、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为行动指南,根据各自的实际,制定出因地制宜的《规划》,采取切实措施帮助贫困人口脱贫。
当然,这些政策要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还必须靠贫困人口的努力才能完成,尤其是贫困人口要立志脱贫。记者在基层采访中发现,政府的一些社会保障及其他可以暂时缓解贫困人口的政策被一些地区的贫困群众错误理解,觉得贫困可以等来政府的救济,等来上学、看病不花钱或是少花钱,于是“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争做贫困户的现象。
这思想是山西脱贫路上的拦路虎,必须赶走。不管通过何种方式,都要转变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让其真正实现“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只有这样,这些贫困人口才能依靠自身努力脱掉贫困户的帽子。
这,也才是贫困人口真正意义上的脱贫。也就是说,要确保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地实现脱贫,方方面面都要努力才行。
贠娟绸